新聞資料:人瑞上將呂正操
從小立下報國志抗日疆場顯神威
1905年1月4日呂正操出生在遼寧省海城縣唐王山後村。呂老回憶起童年深有感觸地説:“當時家裏窮得叮噹響,我從小放牛種地,後來又到小店舖當了學徒工。”
1922年,17歲的呂正操參加了張學良的東北軍衛隊旅。由於與張學良是老鄉,又能寫一手漂亮的小楷,而且聰明好學有志氣,在參軍的第二年冬天,張學良推薦呂正操考入了東北講武堂深造。1925年畢業後,年僅20歲的呂正操當上了張學良的少校副官兼秘書。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呂正操與應邀前來西安共商國事的中央代表羅瑞卿等人常有接觸。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呂正操到國民黨53軍任團長,開始了他的帶兵打仗生涯。因在國民黨軍隊裏堅決抗日,被中共中央北方局秘密吸收為中國共産黨黨員。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全面侵華。呂正操率部于1937年10月14日在冀中平原脫離國民黨軍隊的統治,改稱“人民自衛軍”,在冀中平原樹起了共産黨抗日武裝的大旗。從此,呂正操率部馳騁在冀中平原上,寫出了平原抗戰中一段又一段傳奇的歷史。他率領冀中軍民在反“掃蕩”、“蠶食”鬥爭中,譜寫了平原遊擊戰爭史上光輝的篇章,這些動人的戰爭史實,在新中國成立後有的被搬上了銀幕或舞臺,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隊》以及京劇《平原作戰》等,都是這一時期真實戰史的藝術再現。在白洋淀地區,呂正操還發動組織了雁翎隊,在河汊湖面上打擊、消滅日本鬼子。毛主席在延安表揚這是“堅持平原遊擊戰爭的模範,堅持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
在殘酷激烈的戰爭環境中,呂正操沉著果敢,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成為冀中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呂正操這個名字曾令日本侵略者膽戰心驚,聞風喪膽;讓冀中抗日軍民歡欣鼓舞,被人民稱為冀中抗日名將。
1944年冬天,呂正操作為中共“七大”代表到了延安。在黨的“七大”上,39歲的呂正操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為國家修建鐵路嘔心瀝血 為援建坦讚鐵路勇於建言
新中國建立後,黨中央、國務院于1949年10月19日任命滕代遠為鐵道部部長,呂正操等為副部長。呂正操盡全力協助滕代遠部長,認真抓好新中國的鐵路建設和運輸事業,為醫治戰爭創傷和恢復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抗美援朝開始後,呂正操擔任軍事運輸司令員,為保障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的後勤需要,保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在1956年和1963年,因滕代遠部長病休,呂正操副部長曾兩度主持鐵道部的全面工作。1964年呂正操任代部長期間,把“毛澤東號機車組”這個先進典型經驗推廣到全路,並將一面“堅持不斷革命,永當開路先鋒”的旗幟授予機車組。“毛澤東號機車組”是在安全運作前提下多拉快跑的鐵路運輸典型,連續六任,為我國上世紀60年代戰勝自然災害、恢複國民經濟立下偉大功勳。
1965年,呂正操任鐵道部部長。他親自到川貴地區指揮西南鐵路大會戰。“文革”開始後,呂正操受到了衝擊,在當時的情況下,抓鐵路建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時專心致志在工作崗位上時就被造反派拉到會場上去批鬥。
上世紀60年代末,非洲坦尚尼亞總統尼雷爾訪問我國時,向我國提出希望幫助修建坦讚鐵路的請求。周恩來總理把呂正操請到辦公室問他:“如果把中國的鐵路建設者派到非洲,幫助非洲國家修鐵路,能不能完成任務。”呂正操説:“總理,我部下屬的鐵路建設隊伍都是開得動、過得硬的硬骨頭工程隊伍,別説是非洲了,就是天涯海角也敢去,如果真要幫助非洲朋友修建鐵路,我這個鐵道部長決不搞本位主義,一定把最好的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派出去。”經過慎重考慮,總理把援建坦讚鐵路方案經請示毛主席批准後實施。
從1970年起,坦讚鐵路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坦讚鐵路全長1860公里,東起坦尚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西至尚比亞的新卡比裏姆博希。當時中國投入援建工程人員1.5萬人,投入物資機械83萬噸,歷時6年完工。
中國無私援建坦讚鐵路,在發展中國家和非洲引起很大反響,因為尼雷爾總統先前向美英等國求助無望才從而轉向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初,聯合國對中國加入(其實是重返)聯合國進行投票表決,坦尚尼亞的代表穿著中山裝參加投票,除極少數不友好國家外,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投了贊成票,中國實現了重返聯合國的心願。毛主席高興地説:“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耄耋之年肩負重任赴美祝壽再獻餘熱
説起與張學良的離別,呂正操至今記憶猶新:“西安事變時,我的任務是保衛張公館和隨時掌握情報。不久,周恩來一行12人到達西安,住在張公館樓下。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張學良身著戎裝來到我的住處,他説要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就返回。當時我就斷定蔣介石不可能放他回來,我勸他不要去,但張學良還非常講義氣地對我説,“要好漢做事好漢當嘛。”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後,周恩來和鄧穎超就一直關注著張學良,並指定呂正操做張學良的聯繫人。50多年來,呂正操和張學良一直保持著聯繫。
1991年初夏,在張學良90大壽前,原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指派86歲的呂正操前往美國探望張學良。
1991年5月29日,張學良與呂正操兩位耄耋老人在紐約重逢。呂正操當即奉上了祝賀張學良壽誕的禮物:一件是張學良喜愛的(《中國京劇大全》,另一件是新採制的碧螺春茶,還有“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由大書法家、著名學者啟功先生書寫成的賀幛,張學良視為座右銘。
談話間,張學良笑著問呂正操:“你當年有個外號,叫‘地老鼠’,還記得嗎?”呂正操解釋説:“那是指地道戰,是老百姓發明打鬼子用的。”張學良又説:“我現在信上帝。”呂正操又回答説:“我也迷信,是迷信老百姓,迷信人民,蔣介石不也信上帝嗎?結果800萬軍隊還是被打垮了。”張學良感慨地説:“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5月30日第二次見面時,呂正操向張學良轉交了鄧穎超給他的親筆信,並轉達了中共領導對他的問候。
5月31日和6月1日兩個晚上,旅美華僑先後為張學良舉行祝酒宴會。呂正操送的賀幛挂在宴會大廳最顯眼的地方,正式向外界宣佈了呂正操赴美為張學良祝壽的消息。
6月4日,應張學良的邀請,呂正操與他再次會面。張學良給呂正操帶來了一包臺灣産的鳳梨酥。交談中,呂正操向張學良介紹了中國共産黨實行“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張學良表示,願意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和平統一盡一份力量。説罷,張學良從身邊拿出一幅剛寫的條幅:“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謁延平詞舊作,書贈正操學弟正,九十老人毅庵(張學良的號)書。”張學良説:“我雖然90多歲了,但是天假之年,還有用得著的地方,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願為中國出力。”
頤期之年著書立説老年生活尤顯充實
呂老已經103歲了,他身體健康,舉止靈活,談吐風雅,思維敏捷,不顯龍鐘之態。在他寬敞明亮的書房裏的書架上,有他最近出版的回憶錄,還有一座“毛澤東號”火車頭模型,在書房的墻壁上挂著張學良、董必武等人的書法條幅,還有一幀上世紀80年代呂老參加全國老年網球比賽奪冠時的精彩照片,憑此就知道呂老在中國網壇上的地位了。在客廳內挂著前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簽名的贈畫和1 990年國際網聯主席簽署授予的“最高榮譽獎章”。從這些歷史進程和顯赫工作成就中,我們可以看到呂老在一個多世紀的人生旅途上所創造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