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最後一位開國上將呂正操昨逝世 享年106歲(圖)

時間:2009-10-14 13:42   來源:揚子晚報

 

他領導冀中軍民書寫了地道戰、地雷戰的傳奇

 

    綜合新華社電 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我國鐵路交通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原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鐵道兵政治委員呂正操同志,于2009年10月13日14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

    呂正操同志1934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這是57位開國上將中最後一個離開人世的老將軍。

    有關呂正操最近的報道是國慶60週年前夕的9月28日,其子呂彤羽接受網路訪談講述父親傳奇人生時説,“我爸虛歲到106歲了,我妹拿著小黑板問過幾個月你就106歲生日了,該怎麼過?爸爸講話不方便,要來筆在黑板上寫:不聲張。”

    呂正操將軍曾説,自己的百年戎馬生涯做了三件事:打日本、修鐵路、打網球。呂正操出生在遼寧省海城市唐王山後村,南滿鐵路和呂正操家的菜地緊挨著,呂正操的家人曾因過鐵路,而被日本警察砍傷。這份屈辱,從小就埋在了他的心裏。上學時,老師曾給他取學名“正言”,他認為操練好了才能打日本,自己改名為“正操”,並在17歲那年參加了東北軍。歷任張學良的秘書、參謀處長。1937年3月任命為國民革命軍53軍691團團長。1937年5月,呂正操被中共北方局秘密接收為黨員。“七七事變”爆發後不久,呂正操率部轉投中國共産黨,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兼冀中軍區司令員,著手創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

    1943年9月,呂正操晉陞中共晉綏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常委。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又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同年10月,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員、東北軍政學校校長;後歷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呂正操被授予上將軍銜,獲頒“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57位“開國上將”之一。

 

 

    因為“地道戰”得外號“地老鼠”

    毛澤東親筆題字“平原遊擊戰模範”

    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平原遊擊隊》可以説是家喻戶曉。説到這些電影,就不能不説到一個人,他就是呂正操。1991年初夏呂正操前往美國探望張學良。談話間,張學良笑著問道:“你當年有個外號,叫‘地老鼠’,你還記得嗎?”呂正操笑了:“那是指地道戰,是老百姓發明打鬼子用的。”

    如今,在地道戰、地雷戰、雁翎隊的故鄉,人們仍津津樂道著威震敵膽的“呂司令”和他的隊伍所創造的傳奇故事。毛澤東曾親筆題字他們是“堅持平原遊擊戰爭的模範,堅持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在晉綏軍區時,呂正操把“地雷戰”普及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高度。美國著名新聞記者、作家哈裏遜福爾曼在《來自紅色中國的報告》一書中寫道:“圍困日本人的一個常用的方法,便是在據點附近安放成百上千個地雷。……日本人雖然迫切需要水,但是卻不能出來取水。”

    在殘酷激烈的戰爭環境中,呂正操沉著果敢,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成為冀中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呂正操這個名字曾令日本侵略者膽戰心驚,聞風喪膽;讓冀中抗日軍民歡欣鼓舞,被人民稱為冀中抗日名將。呂正操將軍回憶“冀中風雲”時説,1942年,日華北駐屯軍司令岡村寧次對冀中進行大“掃蕩”。最多時候我一天打五仗。在兩個月的“掃蕩”中,我們冀中部隊共作戰272次,擊斃擊傷日、偽軍11000多名,    那時,日本人一心想抓我這個“呂司令”,直到我調任晉綏軍區司令員後,還看到過日本人的報道説,“捉住了冀中軍區的呂正操。” (綜合)

 

    呂正操的精彩戰例——掌史村突圍戰:    

    傷亡1:10,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1942年,岡村寧次集中日偽軍共5萬餘人,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空前野蠻的“五一大掃蕩”。6月12日清晨5時,冀中機關、部隊進駐掌史村。

    飯剛剛做熟,村口突然響起一陣爆炸聲,偵察參謀報告,敵人在村南邊修建碉堡,三十幾個敵人被我們的前哨給報銷了一半。“亂彈琴!”呂正操發火了,“怎麼能隨便暴露目標呢!”

    呂正操立即決定和敵人打“蘑菇戰”、“頂牛戰”:不許出擊,敵人不到跟前不開槍,沒有上級許可不準使用重機槍和迫擊炮!只用輕武器誘敵。

    敵人果然上當,以為不過是“土八路”,糾集了二三百人連工事都沒挖就上來,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中午前後敵人來勸降,吹噓“你們已被5000皇軍”包圍,呂正操輕蔑地説:“老子是準備打10000人的!”

    傍晚時分,呂正操抓住戰機,迅速使用重武器出擊,敵人措手不及,呂正操帶領機關成功突圍。這場戰鬥將軍以一個團的兵力保衛了領導機關2000人安全突圍,我軍僅僅傷亡46人,而斃傷日偽軍估計在500人左右!中央軍委特地致電嘉獎,並把掌史村戰鬥譽為“平原遊擊戰堅持村落防禦戰的範例”。

    日軍從此對呂正操三字聞風喪膽,數次鉅額懸賞將軍頭顱,但每次進攻都被將軍擊敗,不得不發出“心服口服”的哀嘆。(綜合)

    呂正操將軍的鐵路情緣:    

    一生心繫西藏,援非立“返聯”大功 
  

    將軍在解放戰爭中與鐵路結緣。1946年,東北大地鐵路被破壞得百孔千瘡。1946年7月東北局決定成立東北鐵路總局,呂正操將軍為總局局長兼政治委員。修復了大量鐵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呂正操任鐵道部副部長,1958年滕代遠部長因病療養,他代理部長職務。1965年任鐵道部部長。

    將軍唸唸不忘為西藏修一條鐵路。1979年七八月間,呂正操成為第一個坐火車走青藏鐵路的高級幹部。1984年1月,呂正操將軍向中央提出自己要親赴西藏考察鐵路線路,終因年齡原因未能成行。將軍多次説,這是他這一生的大遺憾。

    抗美援朝開始後,呂正操擔任軍事運輸司令員,為保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上世紀60年代末,呂正操受命領導援建非洲坦讚鐵路,在發展中國家和非洲引起很大反響,為後來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投票中爭取了大量非洲選票。(綜合中國鐵道建設報)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