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操老將軍壽過百歲,現仍擔任著中國網球協會主席。他仍時時刻刻關注著中國網球運動的發展。今年春季,當澳網傳出中國女選手晏紫、鄭潔捧得冠軍獎盃的消息時,呂老像孩子那樣高興起來,大叫:“趕快叫秘書發賀電,祝賀”盛夏又聞知這對女孩過關斬將,榮獲溫布爾登公開賽女雙冠軍,呂老連夜發去賀電。
記得2004年初夏,我陪同剛上任的國家網球運動中心主任、中國網協副主席孫晉芳一起看望了德高望重的開國上將呂正操老人,當時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在將軍寬敞明亮、擺設簡潔的客廳裏,將軍和女兒胖胖及秘書等都早已等候在那裏。只見老人安詳地坐在輪椅上,光光的頭上戴著一個咖啡色無沿小帽,耳朵上已戴好助聽器。經常閉門謝客的他聽説“中國網協”的人來了,立刻高興地請我們進去。我們走到將軍的輪椅前一一鞠躬行禮,他微笑著同每個人握手回禮,十分高興,臉上神清氣爽。
當胖胖大聲説:“孫晉芳是中國女排五連冠的隊長”,老人説:“我知道,改行管網球了,歡迎!”
當我們在客廳裏紛紛祝賀將軍健康長壽、百歲快樂時,他又重復了一句常説的話:“人不在於活多久,要多做事呀。我這輩子幹的事也不多,主要是三件事吧:打鬼子,管鐵路,練網球。”
提起打網球,那是百歲老將軍最開心、最榮耀的事了。看看客廳裏挂上的由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簽名的贈畫和1990年9月國際網聯主席簽署授予的“最高榮譽獎章”,便知將軍在中國網壇的地位了。書房內還挂著將軍春風得意的打網球的照片,那是他上個世紀80年代參加全國老年比賽勇奪冠軍時的精彩瞬間。
將軍打網球始於上世紀20年代。那時他是少帥張學良的副官和內務秘書,少帥打網球時,他也跟著練,這個愛好在戰爭中都沒停過。仗打勝了或者是穩操勝券時,他一高興就命令戰士在麥場空地上劃上線,拉上個網子就和參謀、戰士練起來。
50年代的北京網球場也很少,只是在最早的國際俱樂部(北京市委大樓對面)有一塊網球場而已。那時會打網球的人也很少,他就請來民主黨派領導人余心清和老教練們一起打。為了組建中國網球隊,將軍一直催問賀龍元帥:“什麼時候成立國家網球隊?建設場館要錢我們也沒有,要人要物我們還有辦法呢!”後來,他又找到同樣愛打網球的北京市的領導萬里,派出了無償的援助部隊,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農壇和體委訓練局網球館,使國家隊有了自己的網球訓練基地。
將軍那時才60多歲,在網球場上“能徵善戰”,網上封得嚴,底線守得穩,對方放小球還能疾步上前救起呢!有時對手的球打在他的光頭上彈起老高,對手歉意地説:“呂司令,打疼了吧?真對不起!”他“嘿嘿”一笑:“又不是炮彈,有啥關係,快打吧!”
當然,將軍喜歡和“高手”過招,最早的全國網球冠軍朱振華、梅福基及全運會的各位冠軍都和他打過球,包括17歲就拿了全國冠軍的胡娜。去年老將軍還表示,“小胡當時還是個孩子,知錯能改就好嘛,允許她第二次發球!我歡迎她回到祖國,為網球事業再做貢獻。”
“文革”前老將軍打球基本上在星期日和平時公務不忙下班後,幾位老同志一絲不茍憑勝負輪番上場,一打就常常過了吃飯的點兒。
北京國際網球中心還專門為呂將軍留了一個辦公室,因為他説過:“我這個主席不能只挂名不管事呢!而且我這個主席是要一直當下去的!”在這裡老將軍經常聽取體委和網球協會大小官員的彙報,為中國網球運動的發展獻計獻策。他一直堅持網球運動直到九十歲高齡,在醫生和家人的再三要求下,才封印挂拍。
他十分關心中國網球運動的發展,曾接見阿加西、博格、張德培等名將,和他們暢談網球併合影留念。他大力鼓勵青少年尤其是女運動員一定要不斷進步,像其他金牌項目一樣,早日打出威風,打出好成績來!當他一聽到孫甜甜、李婷在雅典奧運會中為中國網壇首次摘取網球女子雙打桂冠時,他興奮地説:“我早就説過,外國人能辦到的事,中國人一定能辦到。”
在北京舉行的重大國內外比賽,他不顧百歲高齡總是親臨賽場,為選手鼓掌叫好,助威觀戰。在中國網球公開賽上,他總是欣然同意百歲挂帥——擔任了組委會的名譽主席,還不時到露天球場臨陣觀戰。有一次當萬里同志先走一步時,他還叫板:“老夥計,別退場,看完最後一場嘛!”
這真是:
開國上將百戰身,
網球情結係在心。
《人民日報》 ( 2006-08-30 第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