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發式現場,新版《李敖大全集》40集堆成一疊,鮮紅的封面非常引人注目。友誼出版公司副總編輯石保明向記者介紹說,距離老版《李敖大全集》的出版已經相隔了十年,十年下來剛好大全集續約,于是借機重新整理,花了兩年時間,得到了國務院臺辦、新聞出版署的大力支持。
新版比老版多140多萬字
當年出版時刪節很多,且裝幀比較簡陋,不夠大氣。新版達1400萬字,比老版多出了恢復的140多萬字,《李敖大全集》不是臺灣版的翻版,而是按照主題分為六大類:第一部分是文學作品和自傳,包括小說,回憶錄,自傳;第二部分是人物,比如寫蔣介石、孫中山、胡適等;第三部分是政治、歷史類,比如對國民黨、民進黨的研究;第四部分是文化方面,像《獨白下的傳統》,包括上世紀六十年代在臺灣的論戰,中西文化方面的文章;第五部分是私房書,包括信件、日記;第六部分是雜寫,例如給報刊寫的或是打官司的文章。為適應讀者需要,全集分40種單本發售。據石保明介紹,李敖本人對全集的重出很放心,出版方早有計劃想請李敖來內地為新版做宣傳,但後來被告知因身體原因不能成行。此次是借了鳳凰衛視的光。
“三顧茅廬”請李敖世博行
李敖攜妻兒是于26日抵滬的,與上次2005年“神州文化之旅”一樣,此次活動也是鳳凰衛視策劃安排的。鳳凰董事會主席劉長樂向記者介紹了他“三顧茅廬”請李敖實現世博行的過程。因李敖近來欠安,抵滬後即請名中醫給李敖搭脈,結果沒問題,才使他們和家人放心。劉長樂說李敖此次攜妻兒一起來,意義不同一般,他要用中國的文化來影響教育下一代。
27日上午,李敖與家人一起參觀了省區市館中的上海館、浙江館、黑龍江館以及中國國家館。當得知中國館的大紅外觀參考了故宮古建築群中的七種紅色時,李敖幽默地指指自己的紅夾克,笑著對中國館館長說,“我也是一片中國紅,是中國館的第八紅”。談起參觀感受,李敖不假思索地用了“好、壯、美”三個字。28日,在臺灣館,李敖走上點燈水臺祈福。李敖兩次按下祈福按鈕,選擇了同一條祝福語——兩岸和平。李敖說:“為什麼祈福兩岸和平,因為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關鍵。” 28日,李敖一行又先後參觀了西班牙館、意大利館和沙特館,領略異國風情和文化。在沙特館頂部的觀景臺,他以中國館為背景與全家合影留念。劉長樂說,李敖在參觀中言語很少,但對上海的印象,對世博的影響感觸很深。
“鄉愁”已是“過去式”
李敖說余光中的“鄉愁”已是“過去式”,現在一個多小時就可以飛過來,自己已經75歲,恐怕留下日子不多,這次是全家一起的出遊。他對友誼出版公司為他著作出版所作的努力再三表示感謝。對于新版《李敖大全集》恢復他130多篇文章,他似乎早有預料,認為只是有關方面當年的認識不同而巳,他這方面的經驗已夠多了。
在記者意料之中的是李敖趁機大捧兒子的《李戡戡亂記》,他讓李戡上臺與記者見面,反復強調他只有17歲,考上臺灣最好的大學,但執意去北大。當有記者問起與韓寒的關係時,李戡卻反問記者為什麼老是關心此問題,而不是關心比如“我在余隆面前彈《黃河》的問題”。李敖此時也坐不住,說韓寒不在某一方面進入境界,很快就會出局的。
李敖還不忘宣傳他的新著《陽痿美國》。他說寫《陽痿美國》用兩年時間,是很用心寫的。全書近40萬字,把歷任美國總統都“罵”了一頓。李敖說:“對美國我們曾經向往過,但是我們必須覺悟了,我們決心不再受騙了。閹割美國太不幽默了,讓我們陽痿它。”
李敖說太太送兒子去北大,自己30日還要到杭州,觀賞明年將在臺北合璧展出的《富春山居圖》留存在浙江博物館的部分——《剩山圖》,參訪靈隱寺、岳廟,並泛舟西湖和觀看《印象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