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將出席全球四大峰會 中國聲音受重視

時間:2009-09-21 1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今日啟程出訪出席系列全球領導人峰會。據此前披露的資訊顯示,胡錦濤主席將在聯合國三大峰會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等場合發出“中國聲音”。

  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提國際合作四原則

  中國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此前曾介紹,胡錦濤主席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進一步闡明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則、立場和對哥本哈根會議的期望,並宣佈中國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相信在此次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將有機會就如何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進行討論。

  據中方外交部的表態,中方主張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基本框架,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第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第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第四,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援同舉並重。
 
  第64屆聯合國大會上談和諧共處

  據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稱,當前國際形勢變化很快,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依存更加緊密,多邊主義、國際關係民主化更加深入人心。同時,一些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更加突出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仍在持續,雖然我們看到一些經濟復蘇跡象,但並不穩定。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非常突出。我們還面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都期待著聯合國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他稱,胡錦濤主席將在一般性辯論中發言,全面闡述中國對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全球問題的看法,並就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互利共贏、實現和諧共處提出中方主張。

   “核”峰會上介紹互利共贏實現普遍安全理念

  關於安理會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峰會。峰會將集中討論核不擴散和核裁軍問題,包括軍備控制與核裁軍、國際核不擴散機制、防止核材料非法販運、核材料安全與國際和平安全等重大議題。應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胡錦濤主席將出席9月24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安理會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峰會併發表講話。

  這是安理會有史以來首次專門就核不擴散與核裁軍等問題舉行峰會,意義重大。胡錦濤主席將在峰會上發表講話,結合新的國際安全形勢,介紹中方關於通過互利共贏實現普遍安全的理念,並針對國際社會關心的核裁軍、核不擴散、和平利用核能及核安全問題提出中方的主張。

  G20峰會上代表發展中國家發言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是國際社會合作應對金融危機、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和有效平臺。前兩次峰會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達成很多共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曾就匹茲堡金融峰會的兩大熱點問題做了解析,一是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與增資,二是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在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與增資方面,郭慶平表示,當前的重點之一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合分額增資,改革其治理結構。中方呼籲各方儘快落實二十國集團倫敦峰會達成的共識,明確下一次分額增資的目標、時間表和路線圖。他説,匹茲堡峰會應進一步推動形成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具體目標,以保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享有平等的投票權。同時,中方也希望在基金組織的高級管理層中,增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人員的比例,以使管理層更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履行職責的合法性。

  在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系方面,郭慶平表示,中方提出六方面主張。一是加強危機預警,改進全球和各國金融體系脆弱性評估,關注國際貨幣環境變化和跨境資本流動對金融體系穩定的影響。二是增加金融機構的資本,提高流動性,實行穩健的分紅和薪酬管理,提高單個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三是加強宏觀審慎監管,降低金融體系的順週期性。四是建立全球一致的國際監管原則體系,加強對未監管市場和産品的監管以及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和危機處理,形成監管合力。六是完善並推廣有效存款保險體系核心原則和投資者保護機制,建立金融機構有序的退出機制。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劉振民大使表示,胡主席此次參與的系列峰會所涉及到的幾大問題,如氣候變化、核安全與核不擴散、經濟和金融危機等,既是當今世界各國關心的大事,也是影響到中國政治、經濟、安全利益的幾個重大國際問題。劉振民大使還稱,中方積極參與上述幾大峰會,表明中國已成為解決當今世界重大國際問題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更表明瞭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高度重視中國國際地位和重要作用。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