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響力今非昔比 新興國變主角搶G20話語權

時間:2009-09-23 0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G20匹茲堡峰會開幕在即,雖然美國“躊躇滿志”望提出改革措施,但金融危機和美元疲弱,令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今非昔比,有學者指出,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受創,促使其他G20成員國試圖爭取本身的領導地位。

  據香港《文匯報》引述外電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躊躇滿志,希望能推動20國集團推行金融改革措施,防止金融海嘯重現,他更期望説服國民相信會受惠于經濟政革。但金融危機和美元疲弱,令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今非昔比,再不足以號令全球,反觀德國、法國甚至中國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實力日漸強大,他們都準備在G20峰會上各自提出本身的議題,無可避免地衝擊美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據報英國等歐洲國家提出一種“觸發”機制,一旦某國經常帳盈餘或赤字超過一定限制,便需循談判讓該國重回軌道。但美國則希望採取所謂“同行審查”程式,即各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協助下評估彼此政策是否有效。

  在匹茲堡峰會前夕,美國提出名為“持續平衡發展框架”的全球經濟調整計劃,建議美國增加儲蓄減少財赤、中國減少依賴出口、歐洲改革以吸引企業投資等,令世界經濟復蘇之際,能實現持續增長。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受訪時表示,雖然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但全球經濟未來將不可再倚賴美國消費推動。他説:“不能重回中國、德國等將所有商品都賣給美國的時代……今次峰會的主要議題是令經濟變得更平衡。”

  為爭取中國合作,華府同意讓發展中國家在IMF獲得更大投票權。但據報建議引起G20內部議論紛紛,各成員國亦未能決定各項相應措施的推行力度,美國傳統上的領導地位似乎正受挑戰。

  其他國家趁機提出本身的經濟主張,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起推動落實嚴厲的監管銀行家花紅守則,阻止銀行家的魯莽行為令金融危機重演;俄羅斯總理普京則怪責美國容許美元匯價失控,與中國同聲倡議應以其他貨幣作為全球儲備貨幣。

  加州州立大學史密斯商業學院韓裔教授孫元成説:“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受創,促使其他G20成員國試圖爭取本身的領導地位。”

  1999年G20首次財長會議的主席、前加拿大總理馬丁表示,新興經濟體不斷壯大,富裕西方國家的經濟相對削弱,反映有需要改變權力平衡。他説:“沒有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便不能代表世界的現實。”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