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專家解讀2011中國經濟熱點 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

時間:2011-01-25 15:03   來源:重慶晚報
  人物介紹:

  湯敏:原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首席經濟學家。目前擔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兼職教授,長城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湯敏與妻子左小蕾,目前都是中國最活躍的經濟學家之一。

  “中國的經濟改革現在已進入深水區,沒有辦法摸著石頭過河。”在昨日舉行在九龍坡區商業高峰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湯敏就中國經濟2011年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他表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大的轉型過程中,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收入分配。

  最困難時期已經過去

  湯敏當天的演講題目是《2011年中國的經濟的五大疑慮》。第一個問題便是“世界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對此湯敏稱: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湯敏表示,今年出現二次探底,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但風險依然存在,原因是把經濟刺激起來是靠政府的支援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著經濟完全走出了危機。世界經濟還有幾個大的問題沒有解決,一個是失業率,第二個是發達國家的債務問題。

  “未來的幾年,起碼在國際環境中,還是比較艱苦的幾年。”湯敏説道。

  下半年貨幣政策或調整

  對2011年中國經濟,湯敏表示不會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樂觀。原因是去年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幾大動力,在今年都或多或少的會弱化。

  湯敏認為,今年四萬億投資沒有了,貨幣政策收緊,房地産投資在減少。值得欣慰的是中西部投資增長比較快。

  “我們需要新的增長點。今年會有哪些新的增長點呢?一個是農田水利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準備投大錢。新興的産業,1000萬套保障住房,外資今年繼續投入。”湯敏表示,上半年貨幣政策比較緊,但是如果經濟下滑比較快的話,那麼下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做一些調整。

  惡性通脹可能性不大

  對於通貨膨脹,湯敏表示主要還是出現在食品上。需要警惕的是,現在全球的糧食價格都在漲;國際糧油組織已經發出了警告説,今年可能會有全球範圍內的糧食價格上漲的趨勢。

  在世界糧價上漲的時候,中國農民種糧積極性依然不高。湯敏表示,前段時間到河南做了一個調查,發現現在種糧大省、大縣種糧的農民收入非常低。一個典型的農戶,有5畝水澆地,他一年到頭如果僅是種糧的話,整個的收入才2875元,平均一口人連1000元不到。所以中國的糧價還要漲,需要更大規模的補助種糧戶。

  中國會不會有惡性通貨膨脹呢?湯敏表示,如果中國通貨膨脹超過7~8%,那麼社會的安定就有問題。目前一系列的政策已經開始採取,整個通貨膨脹還不會超過7~8%,大概在4~5%左右。

  收入分配改革需破題

  “有一個數字,就是消費佔GDP的比重,上世紀80年代是50%,而現在已經跌到了30%。與此同時,工資收入佔GDP的比重也在下降。”湯敏表示,根本癥結就在於收入分配嚴重失衡,已經和全世界收入分配問題最嚴重的國家非常接近。據統計,1995年到2008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了8.8倍,工業利潤增長了17.68倍,城鄉居民收入只增加了1.8倍。

  湯敏表示,過去的很多改革,我們都從下而上進行推動,現在則提出頂層設計概念。就是要從全局的視角,從系統建設的各方面、各層次進行統籌考慮,確定目標,實際上就是從上而下的改革。在頂層設計裏面,核心的部分就是收入分配的問題。

  “所以現在提出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同步,這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湯敏提醒企業家説:“別人加工資,你們不加,你的員工就會跑。你要保證你的利潤率,就要很快地提高你的勞動生産率。否則在下一輪的結構性變化中,你們就很可能會被淘汰。”

  湯敏表示,收入分配失衡的情況,曾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出現過,但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出現慢慢改善。“中國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坎兒上,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進行大的結構性改革。這是一個關鍵的改革,而各位可能要做好準備。”(記者 陳富勇)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