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李學勇:統籌推進開局各項工作 努力促進又好又快發展

時間:2011-01-25 13:15   來源:新華日報
  近日,江蘇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學勇先後在宿遷、鎮江、揚州調研。他強調,當前正值新一個五年規劃的啟始階段,要抓住機遇、紮實工作,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開局之年各項工作,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南北掛鉤承接産業轉移,宿遷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一批大項目相繼落戶。晶鼎新能源公司延長太陽能光伏産業鏈,恒力集團建設大型化纖生産基地,可成科技由昆山轉移落戶成為宿遷最大臺資項目,看到這些企業迅速發展,李學勇十分高興。他指出,在加快蘇北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要努力實現項目轉移與産業轉型的互動並進,引進更多技術層次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項目,既為蘇南提升轉型拓展空間,也為支援蘇北振興提供動力,在更高層次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在考察洋河酒廠、精科集團、彩塑集團等宿遷本土企業時,李學勇充分肯定當地內生發展的成果,對洋河酒廠通過品牌創新做大做強躋身百億企業表示讚賞。他説,品牌對地方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老品牌怎樣煥發出新的活力?洋河的實踐説明:一要靠品質,二要靠創新,要努力培育出更多像洋河這樣叫響全國的品牌。李學勇對宿遷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情況十分關切,先後考察了泗陽縣中等專業學校、宿遷學院、人民醫院、幸福新城和職教園區,充分肯定當地大力培養實用技能人才加快新型工業化和跨區域整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的實踐。幸福新城作為宿遷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項目,採用先建設、後拆遷的做法,建設安置房1.8萬套,並以優惠價格提供給被拆遷戶選購。在工地現場,李學勇強調,要更大力度地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土地供應,完善生活配套,幫助更多的困難群眾解決有房住問題。

  坐落于鎮江丹陽的江蘇恒神纖維材料有限公司聘請高層次專家團隊,致力於開發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完整産業鏈。李學勇在察看生産技術流程後説,加快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很重要。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科技創新,將科技研發與産業化開發的優勢相結合,要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努力在競爭中搶佔制高點。江蘇僅一包裝技術公司自主研發各種藥品、乳製品包裝生産機械,公司負責研發設計,生産流程實行外包,大大提高了附加值。在專門針對嬰幼兒開發的定量小包裝奶粉灌裝機前,李學勇興致勃勃地察看。他説,包裝機械雖是傳統行業,但通過科技引領,同樣能向産業高端攀升。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需要更多僅一這樣的“頭腦型公司”和創新型企業。鎮江新區科技園內,一批海歸人才組建的物泰資訊科技公司,抓住機遇建立物聯網雲計算平臺,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在聽取情況介紹後,李學勇希望他們積極對接國家規劃,緊密結合應用需求,突出業務重點,讓這塊“雲”早點滋潤大地,早日長出好苗,早成參天大樹。為環衛工人專門新建環衛公寓,是鎮江改善民生的一項創新之舉。獲得全國勞模稱號的環衛工人徐深海欣喜地説,這圓了我們環衛工人的新年心願。李學勇聽後表示,黨和政府對大家的生活十分關心,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通過多種手段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難題。

  揚州邗江區沙頭鎮現代農業園,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既保障了城市蔬菜供應,又促進了農民增收。在暖意融融的草莓種植大棚內,李學勇了解種植成本和收益情況,當面向園區的農民種植戶詢問土地流轉和打工收入。他對入駐園區的維揚蔬菜開發公司老闆楊學寬説,隨著農業企業的收益增加,要同步增加農民的收益,讓龍頭企業真正起到先富帶後富的作用。江蘇金方圓數控機床公司通過自主創新,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主品牌的新産品。得知企業每人平均年創銷售130萬元,部分産品打入了國際市場,李學勇表示,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製造業向高端攀升,我從你們這裡看到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可喜轉變。文昌花園社區是揚州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通過加強社區自治管理,創造了和諧安定的社區環境,成為民政部授予的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李學勇走進社區老年人活動室、少兒圖書館,與居民們親切交談。他讚揚社區工作者以熱心週到的服務,推動社區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帶進了千家萬戶。李學勇還考察了揚州智谷,了解當地智慧電網等新興産業發展情況;參觀揚州市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了解揚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成效。

  調研期間,李學勇聽取了三市工作情況和“十二五”發展思路彙報,對各地科學發展取得的新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宿遷咬定目標突破難點、確保2015年全面實現小康指標,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努力實現更大突破。希望鎮江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改革開放,著力提升産業發展水準和經濟國際化水準。希望揚州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努力走出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加快建設創新揚州、精緻揚州、幸福揚州,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每到一地,李學勇都強調,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堅持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城鄉群眾的生活品質和水準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共同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江蘇省政府秘書長樊金龍,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隨同調研。 (陸 峰)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