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2010年基本實現價格總水準預期調控目標

時間:2011-01-25 13:1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4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4日表示,2010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關於管理通脹預期等要求,管理預期、發展生産、保障供應、強化監管,價格調控監管工作取得成效。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全年CPI上升3.3%,基本實現了年初確定的預期調控目標。

    發展改革委表示,與此同時,去年下半年生活必需品價格較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去年12月份,全國鮮菜價格環比下降9.4%,降幅比上月加大7.5個百分點;其他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漲幅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回落,食用植物油、豬肉、蛋、糖、液化石油氣、衣著價格環比漲幅分別回落3.6個、1.7個、1.8個、2.0個、5.7個和1.1個百分點。

    針對7月份以來價格總水準逐月攀升,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出現較快上漲的情況,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17個部門建立了市場價格調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各地也都建立了相應機制,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開展了大量工作。

    根據發展改革委發佈的資訊,為發展農業生産,夯實穩定物價基礎,有關部門和地區支援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海南冬季瓜菜生産基地建設,增加北方大中城市蔬菜供應。預計全國秋冬種蔬菜面積同比增加800萬畝、總産量達到3.37億噸。

    另外,有關部門和地區完善儲備制度,加強産銷銜接,加大政策性儲備糧油肉投放力度,控制化肥出口。有關地區組織産區與銷區企業簽訂蔬菜産銷銜接協議。各地積極落實小包裝成品糧油儲備制度,基本可以滿足城鎮居民10天左右的消費量。

 

  有關部門還加強經濟運作調節,將2011年電煤重點合同價格維持上年水準不變;協調石化企業增加資源生産,組織進口;加大重要物資調運力度。

    同時,有關部門還出臺降低流通成本,要求各地審慎出臺政府調價項目;降低一批藥品價格;取消或降低了一批服務性收費;2010年12月1日起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各地紛紛採取措施減免農貿市場攤位費,開設社區平價菜店。

    為發放臨時補貼,保障群眾生活。各地普遍提高了城鄉低保、最低工資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了每人每月10-80元不等的價格臨時補貼。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