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資料
 
 
挽念張學良將軍

  時間:2001-12-31 15:39    來源:     
 
    2001年國慶節過去的第15日,我去高碑店參加保定地區軍民共建20週年活動。當晚,因為天有大霧,不宜趕回北京。我急與女兒通話,得知:張學良將軍在睡眠中安靜地辭世于美國夏威夷。

  我悽然淚下。

  可嘆這樣一位千古大功臣,竟在祖國日益強盛、和平統一大業日趨接近實現時離去,太遺憾了!

  令我難過的是,我正在策劃去檀香山看望他老人家。

  我還要將我在今年國慶節獻禮出版的個人傳記影集《嘯傲菊壇》帶去。其中,有我和他的合影以及他的墨寶。尤其是他老人家寫給我的詩文如今竟成了絕筆,令我頓時痛挽——

  韆鞦論定萬方銜哀但將軍年逾百歲親眼得見祖國人民繁榮昌盛

  萬古流芳英雄功績惟少帥靈魂牽掛渴望兩岸和平統一振興中華

  回顧我與張學良將軍的交往,説來話長。我大姐夫沈克,原為國民黨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就在西安。那時他和張學良將軍交往密切。我對西安事變的經過都是親耳聽我姐夫沈克描述的。所以張學良將軍的英難形象早就在我心目中勾畫出來了。而我在1993年任中國海外音藝中心副主席赴美時才榮幸的與張學良將軍在檀香山會面。當時我們公請他們夫婦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晚宴,記得是12月28日,我為他演唱了《趙氏孤兒》的“我魏絳…”選段,並與他和趙一荻夫人合影。隨後,1994年元月3日我與臺灣復興劇校在檀香山合作演出《赤桑鎮》,張學良將軍去看戲,並上臺與演員合影,我們又一次見了面。提到這場演出還有一段插曲:《赤桑鎮》中的嫂娘吳妙珍手中要拿一龍頭拐杖,可在美國夏威夷到哪去買龍頭拐杖?於是夏威夷華夏廣播電視臺的姜太太跑到百貨商店買了一個精美木刻龍的臺燈,就拿臺燈找木匠做了一個“龍頭拐杖”,這一道具實在難得,“頭重腳輕”真難為扮演吳妙珍的臺灣演員了。她拿著那“笨傢夥”做戲,張學良將軍都看出不對頭啦,當我告訴他事實真相,老人家捧腹大笑。此後我們經常在一起聚會。他愛聽京劇,自己也愛唱。我自然要和他談到我姐夫沈克(字公俠),以及他的六妹張懷敏(她嫁給我二表哥翟二鵬)。同時我和他的女婿陶鵬飛、女兒POLLEAN在舊金山也常見面,自然就更感親切。有一次,我們在一位次票友家聚會,張學良將軍要唱《趙氏孤兒》的“我魏絳”,可是琴師不會拉,竟把二黃拉成西皮,而張學良將軍還堅持唱,讓這位琴師攪得“晃腔走板不搭調”,令我佩服的是他一句詞都沒唱錯,足見“少帥”的“定力”。隨後他又唱了《失空斬》中諸葛亮唱段,《烏龍院》宋江的唱段,以及《白帝城》劉備的唱段等,驚人的是他的記憶力太好啦,連快板的詞都滾瓜爛熟。不僅唱戲如此,而且在和他的接觸中深感他是祖國百年滄桑的一位偉大的歷史見證人。他無所不知,博學多才。

  當時在異國他鄉與我自幼即崇拜的英雄相遇,不知該如何表達我所能代表的人們對他的懷念情意。2月3日我借羅錦堂博士家為寶地,親下廚房,為張學良將軍做了一頓家鄉飯(從買到做都是我策劃的,記得有牛尾湯,滷雞腿,醬肉等,他很愛吃我烙的春餅,炒合菜),這也是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難忘的一次宴請。陪伴他的是他的五弟學森和五弟妹。

  如今回想到張學良將軍的一生,深感他是一位熱愛祖國人民,有一腔熱血,渴望祖國富強的英雄。他曾無怨無悔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只求能夠救國救民,發動“兵諫”,可謂有膽有識,敢做敢當。他是千古功臣,當之無愧。正是由於他和楊虎城將軍不顧個人身家性命,才力挽狂瀾,實現了國共合作抗日,奠定了反侵略戰爭徹底勝利的基礎。我記得他在歌頌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豐功偉績時曾有:“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的詩句,充分表明瞭他渴盼兩岸早日和平統一的心聲。
 
編輯:system    
 
 
  www.china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