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資料
 
 
張學良老家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境內找到

  時間:2001-10-22 08:37    來源:     
 
    張學良將軍老家究竟在何處?

  如今這一謎底已被揭開。張學良老家在與海城市一河之隔的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境內被找到。

  過去一些典籍常説張學良先生是遼寧省海城人,可當一些張先生的敬仰者慕名前往海城尋蹤時,在海城卻找不到張將軍的老家,只有一座張將軍當年出資興建的“同澤中學”,一時令人頗感困惑。

  其實,有關張學良老家地處何方的問題,長期以來就有三種説法,一為海城説,一為臺安説,一為大洼説。近年來,一些專家和有關人士陸續在大洼縣東風鎮發現一些遺跡、遺存和張將軍的族人親屬及相關史料,包括張學良家族祖墳墓園和張氏祖居遺址及張作霖祭母哀文,證實張學良老家今位於大洼縣東風鎮無疑。

  這裡的“張氏墓園”裏安葬著張學良先生的高祖張永貴、曾祖張發、祖父張有財和二伯父張作孚等直系族人。據考證,張學良在一九一二年曾隨其父張作霖前來祭祖。去年,東風鎮政府投資二十多萬元對“張氏墓園”進行了重新修建。張學良在生前得知家鄉社會各界修繕張氏祖墓時,欣然題寫了“張氏墓園”四個字並託人帶回老家。現在這幾個字已經立石為碑,矗立在墓園前面。張氏祖居房屋遺址也得到保護,並立碑為記。

  在東風鎮張氏祖居地,至今仍居住著兩支張氏族人共有三十多人,與張學良將軍都是未出“五服”的家族親屬。四十四歲的張志軍是張學良先生的親堂侄孫。他告訴記者,我們的先祖張永貴在清代道光年間由河北大城搬到這裡,以後一直居住在此。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就出生在這裡。張作霖老人家自小失去父母,是我的曾祖父與曾祖伯父將其養大。據我家老人講,張學良爺爺了解到這段歷史後,對我們這兩支族人感情至深。

  其實,關於張學良老家出現這幾説並不奇怪,因為大洼縣東風鎮一帶靠近遼河,往來交通全靠擺渡,所以當年此地曾建有“駕掌寺”以祈求擺渡平安,故東風鎮原名“駕掌寺鎮”。據史學專家考證,張學良的祖籍是山西省,其祖先遷至河北省大城縣,再遷至當時的奉天省海城縣遼河邊的“小洼”一帶定居,“小洼”則在“駕掌寺鎮”管區內。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一日以前,“駕掌寺鎮”歸海城縣管轄,其後“駕掌寺鎮”一帶劃歸盤山縣。上世紀七十年代,盤山縣南部析出大洼區即現在的大洼縣,“駕掌寺鎮”一帶處大洼縣轄境。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為體現“革命”,“駕掌寺鎮”一帶被命名為“東風農場”,現改名為“東風鎮”。至於出現“臺安説”,那是因為張學良出生在臺安縣並在那裏長到七歲才離開。

  對張學良歷史有著長期研究並卓有成果的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學良暨東北軍史研究會會長張德良先生的説法比較客觀。他説,從歷史上説,張學良家鄉是海城縣;從今天來説,張學良家鄉是大洼縣;張學良的出生地是臺安縣。

  揭開了這一“謎底”,今後,那些張學良的敬仰者就不會因此而跑冤枉路了。
 
編輯:system    
 
 
  www.china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