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歷史回眸
 
 
馬車轔轔 嬰兒呱呱--張學良將軍誕生秘聞

  時間:2001-10-22 08:37    來源:     
 
    偉大的愛國者張學良將軍在大洋彼岸、異國他鄉不幸逝世,走完了他長達一個世紀的波瀾壯闊、起伏跌宕的人生旅程。

  那麼,這位中華民族千古功臣的人生起點在哪呢?他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呢?

  近幾天來,記者在遼寧採訪到了有關張學良將軍誕生的一段秘聞。這段秘聞似乎既註定了張學良一生將不同常人,也註定了他一生必將動蕩不定、大起大落。

  這秘聞就是:原來,張學良先生誕生在——馬車上!

  遼寧省臺安縣政協主席陸弘先生告訴本社記者,張學良先生的父親張作霖于一九零一年二月十八日率保險隊來到當年的八角臺即現今的臺安縣城。這年的舊曆四月十八日即一九零一年六月四日,張作霖的妻子趙氏夫人坐著馬車,去往住在臺安縣桑林子鄉張家窩棚的堂侄趙明德家,不料在途中便在轔轔而行的馬車上生下了張學良。

  對於張學良誕生在馬車上一事,在張學良歷史研究上有相當成就的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德良、遼寧省近現代史博物館研究員楊景華都同樣給予肯定。據説,張學良先生生前自己曾親口説過“我生在大馬車上”。

  陸弘先生説,張學良在桑林子出生後的一段日子裏,與其母趙氏、姐姐首芳三人不僅生活環境不夠安定,又因年景不佳,不得溫飽。在此期間多虧得到了張學良舅母、即表兄趙明德母親的極大關照。張學良幼年時,其父精心選聘了當時八角臺地區的儒學名流崔中耀擔任家庭塾師,為張學良啟蒙。幼年時代的張學良聰穎好學,他在家庭塾師崔名耀的熱心教誨下,潛心向學,積極進取,由啟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一直讀到經史子集。幾年後,被已經歸順清廷、駐防新民府的父親張作霖接到新民。

  由於張作霖在八角臺發跡,張學良又在臺安境內出生,所以張氏父子對臺安人格外垂青,一九二九年臺安縣政當局編寫的《臺安縣誌》即將完稿時,縣公署託人請張學良將軍為縣誌題序言留念。時任東北邊防司令官的張將軍,在軍務、政務十分繁忙的情況下欣然命筆。這是當年奉天省五十八縣中唯一得天獨厚的幸事。

  一九三零年,張將軍有從《漢卿教育基金》中撥出專款為臺安興辦一所新民小學。這所小學興辦之前,張將軍還親自通過面視選定了臺安知名人士張顯忱先生為新民小學校長。張學良將軍以“張于鳳至”的戶名每月從省城邊業銀行匯到臺安官銀號三百塊奉小洋。該學校學生統一著裝,教師待遇亦比普通小學優厚。為鼓舞師生們的辦學熱情,張將軍為該校制定了“文行忠信”四字為校訓。

  另外,當年東北軍中,擔任將校級軍官的臺安人有三十多名。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將軍積極支援臺安人士抗日救國,同年十二月八日從北平發出指示,委任臺安人張海天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二路軍副司令、臺安人郭景珊被加委該隊伍的第七路軍司令。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張學良出生地臺安縣,人們一直懷念將軍對第二故鄉的桑梓情誼,于一九九零年張學良九十華誕前夕,將他當年出生後在張家窩棚度過童年時光的舊居按照原貌進行復建,並在他生日那天由縣人民政府主持舉行了舊居落成典禮,前來參觀的還接待了張將軍親友和部屬——包括張將軍的八弟張學銓、弟媳謝雪萍、侄孫李大壯、外孫女王秦、內弟趙國偉等人。現在這裡已被當地政府辟做“張家良紀念館”,正門兩邊挂著嵌字聯:“良漢高懷同齊月,學卿雅量浴春風”,室內陳列著張學良童年用過的生活器具,諸如煤油燈、算盤、燭臺、傢具等。屋後當年張學良幼年打過棗的三百年老棗樹依然枝葉繁茂。

  一九九四年由臺安各界人民特意捐款,在縣城中心廣場為張學良將軍雕塑銅像一尊,並將廣場改為“漢卿廣場”。一九九九年六月,臺安縣召開了“張學良國際學術研討會”,編輯出版了一本《千古功臣頌》的詩詞聯集,歌頌這位與本世紀同齡的老人在促進民族統一大業方面的歷史功績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本月十五日,當得悉張學良先生在美國夏威夷逝世的消息後,臺安縣人民當即給張學良先生的親屬發去唁電,各界人士召開座談會,以表達先生出生地的父老們沉痛哀悼之情,

  陸弘主席説,臺安與張學良先生有著不解之緣,多年來臺安父老一直感念張先生的桑梓情誼,尤其珍視當年漢公為《臺安縣誌》題序、創辦新民小學等義舉所留下的豐厚遺産,將以漢公勇敢堅韌的戰鬥精神為榜樣,努力建設好臺安,以告慰先生的英靈!

  陸弘先生還向記者透露了有關張學良出生的另一“秘聞”,那就是張學良之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那一天也是六月四日,為了避其父的忌日,後來張學良就再也不在這一天過生日了。

  從關東大地、遼河平原上的荒村野外,經北平、武漢、西安、南京、奉化、貴陽、臺灣等等,到大洋孤島的神殿之谷,張學良先生這彎彎曲曲的人生旅途,到底蘊涵著多少命運的奧秘呢?

  
 
編輯:system    
 
 
  www.china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