輓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歷史回眸
 
 
張學良將軍談“西安事變”

  時間:2001-10-15 20:07    來源:     
 
    1990年12月9日,因發動西安事變被國民黨當局長期監禁的張學良少帥,在臺灣接受了日本廣播協會(NHK)的採訪,他回顧了當年發動兵諫情況,並回答了記者的其他問題。

  關於發動西安事變的動機,張説:

  “那時我不想與共産黨軍隊作戰”

  “為什麼中國人之間要流血呢?”

  “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對方是誰,我願意拋棄自己的權力和生命,進行抵制,這就是我的本性”。

  他説,他是反對內戰的。

  “當時部隊(東北軍)內比較強烈的願望是回家鄉”

  “他們要同日本人打,不願同共産黨作戰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戰”。

   “在那之前,我和蔣介石先生有時也發生意見分歧,但還沒有像那次(指發動兵諫)那麼嚴重”。

  當時,日本正在擴大侵華戰爭,可是蔣介石的基本戰略是“攘外必先安內”。張學良説:“我就主張攘外安內(攘外為先),就是對外就能安內。”他于1936年4月秘密訪問延安,同周恩來會談,並在西安事變發生後呼籲慧在共産黨根據地延安的周恩來到西安商討善後事宜。

  張學良説,他與周恩來都曾在天津南開大學學習,“以前曾聽説過他的名字”。在延安事先曾進行過商談的張學良與周恩來基本達成一致抗戰的認識。張學良説,“儘管我們是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情投意合”。他對周恩來的評價是“(他的)反應很快,了解事情也很深刻”,“説話一針見血,而且對事情看到很清”。

  1936年12月24日晚,實現了蔣介石與周恩來的直接會談。張説,是他領周恩來去見蔣介石的,他並列席了會議。張學良沒有介紹會談的詳細情況,但他説,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談”。

  在談到西安事變後護送蔣回南京而遭到監禁時,張學良説,當時周恩來是反對他這麼做的,“甚至到機場想把我追回來”。他説,他知道去南京將被逮捕,但還是去了南京。“我是個軍人,我做這件事我自己負責”,“同時我是反對內戰的。我對犧牲自己毫不顧慮”。

  張學良早年曾去日本參觀軍事演習。

  他説這給他“留下很不好印象,我感到這是日本人在向示威”。“日本人這麼做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促使我反抗日本人”,“日本當年完全是侵略的態度,我們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他的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殺死後,張學良感到“家仇國恨集于一身”,但他説,他“一點都不怕日本軍,如果他們在殺死我父親後再殺死我,我相信一定會有比我更厲害的張學良出現”。

  時值張將軍90大壽,來自歐美的新聞記者曾爭先恐後地要對他進行採訪,但是,張學良從“我的一生被日本斷送了,我不希望日本的年輕人再犯過去的錯誤”這一強烈的願望出發,接受了日本廣播協會的單獨採訪。他説,他主要是想對日本青年説明,“不要動用武力,用武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點歷史已經教訓了我們”,日本廣播協會播放了採訪實況。

  
 
編輯:system    
 
 
  www.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