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聯

唁電

新聞報道

新聞資料

歷史回眸

資料圖片

新聞圖片


  新聞報道
 
 
民國元老之後李贛騮緬懷張學良

  時間:2001-10-19 08:41    來源: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電(記者張明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李贛騮先生表示,著名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張學良對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貢獻,他在民國史和國民黨史上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李贛騮先生是民國元老李烈鈞之子。李烈鈞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在江西督軍任上又參加討袁的“二次革命”。

  他昨日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首先表示,民革六萬多黨員對張將軍的仙逝悲痛無已,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已向其親屬發去唁電。

  李贛騮回憶,他父親與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都有過較密切的交往。一九二四年李烈鈞隨孫中山先生北上,在天津與張作霖會面。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陪蔣介石回到南京後遭扣押並遭到軍法“審判”。在得到蔣介石無論對張學良“審判”結果如何都要赦免的承諾後,李烈鈞作為國民黨元老出面主持過這場“審判”。“‘審判’過程中,張將軍義正詞嚴,表現出的凜然正氣令家父內心深感敬佩。”李贛騮說。

  審判過後,蔣介石違背對李烈鈞的承諾:表面上“赦免”張學良的十年徒刑,同時又宣布將其留在身邊“管教”,實際上是長期軟禁。對蔣出爾反爾的做法,李烈鈞後來多次對李贛騮和其他子女表示不滿。

  李贛騮指出,張學良和楊虎城先生的愛國義舉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推動作用,在民國史和國民黨史上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張先生盡管長期遭受不公正待遇,身處羈境,卻仍心係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令後人景仰。

  上月剛首訪過臺灣的李贛騮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早日實現海峽兩岸的統一已經成為包括許多臺灣本省籍人士在內的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只有實現國家統一,才能加快民族復興偉業。張學良先生早年在東北就致力實業救國,並大力興辦教育,惜為日寇入侵所中斷。今日世界仍不太平,我們要實現張將軍的遺願,就應依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促進臺灣問題的解決,為國家統一富強和民族振興而努力,告慰張將軍在天之靈。
 
編輯:system    
 
 
  www.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