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_新版推出一週年紀念專頁
字號:
台灣網——相見恨晚

  時間:2002-05-29 06:57    來源:     
 
 

董鑫書  哈爾濱市南崗區臺胞臺屬聯誼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


 


  儘管台灣網健康成長才一週歲,我也相見恨晚。中國太大了!新聞網太多了!如果不是在眼皮底下,縱有探海攬月之長,也難以獲得。我是在十天前上網從《西藏日報》進入偶爾與台灣網謀面。這興許是“緣分”。


 


  我是哈爾濱市南崗區臺胞臺屬聯誼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已退休。區級的“臺聯”工作雖然地位與作用未必那麼十分重要,卻也要盡職盡責。以往的工作依據無非是公布於眾地各級“臺辦”、“臺聯”組織的會議精神、領導講話和能夠接觸到的報刊雜誌,範圍有限,內容單調,想更多地了解“臺情”,實屬不易。有時候,想用我的嘴、筆,多給臺胞臺屬一點兒政策性、理性、知識性和有關歷史等方面的東西,則不能得心應手地如願以償。


 


  如今有了台灣網,我將如魚得水,隨時瀏覽,獲取需要的內容,用於“臺聯”工作。設想,今後我完全可能借助台灣網將南崗區臺胞臺屬聯誼會的工作推進一步,提升到一個理想的水準,更有力度地服務於祖國統一大業。


 


  我是個“網盲”,對於台灣網目前的欄目設置和內容,提不出什麼,感覺良好。“本網快訊”、“精彩推薦”、“欄目導航”、“新聞專題”、“尋親熱線”等,都沒的説。特別是“歷史見證”、“機構與人物”、“文獻資料”和“臺灣評論”,還有“2001年臺灣研究報告”,對我的工作來説,全是必不可少的極其重要的寶貴資料。不僅如此,台灣網還提供了相關的媒體——《統一論壇》、《海峽》,又拓寬了我的視野。從此,我可以借助台灣網,隨心所欲地馳騁于涉臺的多種媒體,涉獵有關於“臺聯”工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內涵豐富的知識,不再茫然、無奈。


 


  台灣網“精彩推薦”欄目推薦的“文化與交流”中的《臺灣文學少女驚艷兩岸》一文對我很有啟發。李偉涵是個在讀的學生,才華橫溢,有意在大陸出版簡化字的《希望之石》。這使我産生了聯想:出版書籍是兩岸的一種文化交流方式。學校之間是否也可作為一種交流內容,實施交流,取長補短,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教育的新輝煌。


 


  我們南崗區,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城區,既是政治、經濟大區,也是文化、教育大區。轄區內有聞名遐邇的第三中學、第六十九中學和繼紅小學、復華小學,教學水準均居上流,有口皆碑。還有課外科技活動拔尖的馬家溝小學。我想能否借台灣網一角之地,發出建立兩岸友好學校的資訊,誠結友好之緣。倘能如願,將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此設想,可能是愚夫拙見,或許不切實、不可行,權當探索。請指教。謝謝!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