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_新版推出一週年紀念專頁
字號:
台灣網是兩岸關係深入民間的“領跑者”和“排頭兵”

  時間:2002-05-23 15:32    來源:     
 
 

朱春波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2001級碩士研究生,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學生社團)會長。


     記不清第一次登陸台灣網的具體時間了,反正自那以後,,每天在上課之餘瀏覽台灣網已然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且是那種發自內心的興趣使然,就像面對老朋友一樣,沒有一絲勉強。而在這以前,由於專業學習(我的專業是臺灣事務)的關係,我一直苦惱于這方面資訊的殘缺、滯後和不系統,因此,在第一時間內獲悉有關臺灣的第一手資訊一直是我的一大心願,幸運的是,我能在那個時刻結識台灣網,讓自己的願望很快地成為了現實。 


現在,在台灣網新版推出一週年之際,我也即將在與她的“親密接觸”中度過研究生第一年的生活。和台灣網“相處”久了,我也就不想説些客套的話,大家都知道,在當今這樣一個資訊社會裏,讀者所需要的資訊,一則要快而全,二則要真而深。在這方面,台灣網可以説是獨樹一幟,自成一家,很少讓人失望。每天,我上網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台灣網,看看活躍在臺灣政壇上各種人物有什麼動態,兩岸關係近日又有些什麼最新進展,然後,按計劃記錄一些臺灣的基本背景資料、數據等等。這樣,不管是上專業課,接待臺灣訪問團,還是向一些本科生介紹有關情況,我都會感覺準備充分、底氣很足。客觀的説,今天我能成為一個同學眼中的“臺灣通”,台灣網實在是功不可沒。所以,在今年41314日,網路出了問題(編者注:當時出現意外停電事故,伺服器無法正常運轉。對此,我們對廣大網友表示歉意)時,我感覺一下子失去了資訊來源,很是迷惑。在此,我也提個建議,以後,台灣網最好不要再出現這種技術上的問題,因為,對很多人來説,那確實造成很多麻煩。 


眾所週知,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是多年來的熱門話題,很多人對此都非常關注。因此,對這方面的新聞媒體來説,最大的挑戰和任務就是尋找到一種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徑和渠道,以便將有關資訊及時而客觀地介紹給廣大民眾。而問題是,這種資訊和知識不僅體系結構龐雜,而且內容空前廣泛,如:政策介紹類(大陸對臺政策和臺灣對大陸政策),史實資料類(兩岸關係歷史),動態資訊類(最新消息、熱點報道、焦點人物),背景資料類(兩岸有關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臺灣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概況),以及言論參考類(政策闡釋、專家評論、網友觀點)等等。嚴格的説,要做到其中一點或者幾點並不難,難就難在一個網站能把這些東西都包括起來,並表現為一種專家和普通百姓都願意接受的形式。我想,在這方面,毫無疑問,台灣網在同行當中完全可以稱得上表率。   


新版台灣網一歲了,我倍感有幸能目睹她這一年來的成長。一年了,台灣網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大型專題網站的多種要素——大量一手、及時、權威的資訊,豐富、全面、便捷的資料庫,鮮明、深刻、有理有據的評論,再加上簡潔明快、豐富多彩的頁面設計和功能強大的搜索服務,台灣網可以當之無愧的成為讓兩岸關係深入民間的“領跑者”和“排頭兵”。 


當然,成就屬於過去,輝煌也不一定永遠伴隨將來。我想,隨著祖國統一大業和兩岸關係的不斷推進,台灣網必將會承擔更多更大的重任。這就要求其在保持現有成績基礎上,進一步體現出國際性和大家風範,不僅讓“兩岸關係”和“和平統一”等觀念深入大陸民心,還應把這些理念傳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全世界的熱心人士都來關心中國的統一大業,從而為中華民族統一大業的最終完成創造有利的、良好的輿論環境。從這種意義上講,台灣網也是在為祖國的統一大業“保駕護航”。作為一名台灣網的讀者和支援者,我對此充滿信心。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