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9月29日文章]題:孫中山先生與臺灣(作者: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兼任教授 喬寶泰)
民國14年3月12日中山先生逝世之後,美國輿論界一致公認其為世界上“現代五傑之先知先覺者”,與印度之甘地、土耳其之凱末爾、俄國之列寧、美國之威爾遜同列,此乃炎黃世胄之莫大光榮。
民國29年4月1日,國民政府表揚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尊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凡我國民,報本追遠,宜表尊崇,”通令全國,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關切臺灣光復
謹按甲午中日之戰發生於1894年7月25日,清廷一敗塗地,令人切齒痛恨!隔了4個月,中山先生就領導革命,首先創立“興中會”。第二年4月17日,馬關條約訂立,臺灣被迫割讓予日本;在“哭聲震天”後的6個月零9天,中山先生便毅然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也正是臺灣被武力全部佔領後的第5天。
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時,就提出“恢復臺灣,鞏固中華”,光復臺灣一直是中山先生的革命政策之一。我們由上述時間的連鎖,不難想見中山先生對臺灣的關懷,甚至一直到他臨終時,依然唸唸不忘于臺灣同胞的早復自由!
三次蒞臨臺灣
甲午戰敗,臺灣的割讓予日本,激起了民族主義在臺灣的狂潮,暴露了滿清政府的積弱與腐敗;同時,對中國革命勢力的成長,也具有催生的作用。據可信的史料,中山先生前後曾蒞臨臺灣三次:第一次在庚子年惠州起義時期;第二次是在民國2年二次革命失敗之後。其第一次來臺,係策劃第二次起義;第二次來臺,由於日人警衛森嚴,活動不多。
第三次來臺,是在民國7年6月辭護法軍政府大元帥職以後,由廣州赴汕頭,由汕頭經臺北東渡日本。他這次所以要經由臺北到日本,除了順道而外,是有其重要的計劃和意義的。這個重要的計劃和意義,誠如戴季陶先生於民國16年在廣州中山大學對臺灣革命青年團的一篇講演所説,是“想和臺灣同胞見面,發表他的意見,宣傳他的主義,喚起民族意識,鼓舞愛國精神”。但統治臺灣的日本當局不允許中山先生登陸同臺灣同胞見面,因為他們害怕由於國民革命思想在臺灣生根,以及臺籍同胞民族意識的覺醒,會導致他們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的崩潰。
臺胞景仰崇拜
中山先生曾三次來臺,在愛國的臺灣同胞與革命志士的心中,已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當他在北京重病垂危的時候,仍唸唸不安臺灣同胞,關心臺灣同胞的革命事業,更使臺灣志士們受到不可言喻的精神感召。不幸的是,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竟然與世長辭了。當噩耗傳來,分散在祖國各地以及淪陷在日人統治下的臺灣同胞,掀起了一股悲痛的浪潮!
在北京,一群就讀北京大學的臺籍愛國學生以北大臺灣同學會名義,致送了下面一幅輓聯:“三百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詞意是多麼的悲切激揚,豪情更是幹雲萬丈!
日據時期,祖國人士之中,影響臺灣同胞最深遠、最為臺灣同胞所尊敬的,便是被臺灣民報尊為“國民之父”、“弱小民族嚮導者”的孫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對臺灣同胞的影響,以及臺灣同胞對中山先生的尊敬,均可從臺灣同胞在中山先生逝世前所表現的關切之情,以及逝世後所表示的追悼之意,得到深刻的印象。
淪陷了50年零190天的寶島臺灣,經先總統蔣中正先生領導對日抗戰14年,終於達成中山先生的宿願,光榮地於民國34年10月25日,重回祖國的懷抱!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