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噩耗傳到廣東,全軍上下悲痛萬分。一九二六年夏,為繼承中山先生遺志,我隨軍北伐,不久抵達武漢。同年冬,我奉派到南京參加中山陵的建陵工作。以後,我一直在南京中山陵擔負建設和守衛任務。
我在給中山先生當衛士時,就聽説過他有死後葬在紫金山的願望。民國成立之初,中山先生騎馬到紫金山去打獵,仰望風景秀麗的山峰,他説,候他日逝世,當向國民乞此一塊土,以安置軀殼耳。他在病重時還再三囑託把遺體葬在南京。一九二六年冬,孫夫人宋慶齡在孫科和國民政府經管財政的負責人林煥廷陪同下,親自登山勘察地形,確定了陵墓的墓地。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在紫金山南麓舉行了中山陵的奠基儀式。中山陵的募捐籌款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支援。當時設計全部造價為四百萬兩白銀,但海外華僑捐獻款項就達四百六十萬兩之多。陵墓工程浩大而艱巨,據我所知,碑亭內的巨石是從福建選制的花崗石,在裝運來南京時,因石塊體積過大,重量太重,裝上船後不多久就沉沒了。現在的碑是用趕制的第二塊花崗石雕刻而成。
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在南京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南京市民有二十多萬人參加了送葬。中山靈櫬到達中山陵下時,由一百二十八人將安置中山遺體的紫銅棺抬到祭堂內陵墓墓室之上,又加蓋了紫銅棺蓋。接著由中山生前衛士黃煥文、陳漢、張啟志、肖鴻喜、黃仲箎、鄧國卿、李東熒和我等八人將紫銅棺安放在墓室大理石圓擴下五米深處的墓穴中。墓穴呈長方形,銅棺放置在中央,棺底墊有楠木座。墓穴底係用花崗石鋪墊,四週砌夾墻。最後,再由我們用鋼筋水泥厚厚地加以密封。為了供人們今後瞻仰,在墓穴上的大理石圓擴內置有一具大理石石棺,棺蓋上仰臥著由日本雕塑家高琪精刻的孫中山臥像。像旁飾有素潔的雕花。
在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時,全國各界人士和中外友人及外國政府出於對中山先生的敬意,紛紛贈送了許多珍貴的紀念品,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山先生的英國老師康得黎特地從英國倫敦送來的花圈。花圈直徑一呎,全用金屬製成。花圈中央的梅花是用18K金製作,其他花朵和枝葉均用涂彩紋銀配製而成,鮮艷奪目,精緻典雅。日本政府也贈送了全部用白銀製成直徑為一米的花圈,花和枝葉色彩鮮艷,五彩繽紛,但不失莊嚴端重。印度政府送來的是甚為別致的兩隻銀象,用紅木玻璃匣盛裝,高一尺多。一隻小象卷鼻上揚,另一隻小象垂鼻而立,形象十分逼真可愛。每只小象腿上都係有一個小牌,上寫有“太平有象”四字。在印度,像是和平的象徵,印度政府以此來紀念孫中山,是對先生生前和平統一祖國思想的尊重和讚揚。
送來的禮品很多,後來曾將中山陵山腰上的“萬福寺”辟為“奉安紀念館”進行陳列。
抗日戰爭爆發後,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下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遷移中山遺體到重慶之事,我也列席了這次會議。工程界人士夏光宇、區國著、黃仲瑜、劉夢錫、楊光胸、王功亮、劉光黎等都到了會。政府方面提出要將總理遺體遷至重慶,建築師黃仲瑜當即説:“這不行。總理遺體葬在墓室下深處,又封了那麼厚的鋼筋水泥,要把遺體取出來,就要用爆破法炸開,一爆破,棺柩、遺體就要被損壞。”其他建築專家也力勸政府不作遷移。政府方面看到孫中山先生遺體確實不能帶走,就叫我們守衛中山陵的衛隊寫決心書,要我們“與中山陵共存亡”。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旬,日軍侵佔南京。在戰鬥中,日軍炮火擊中了陵墓石階上的紀念銅鼎和石獅子,破壞了奉安紀念館、永慕廬、藏經樓、桂林石屋等紀念建築,及紫霞觀、觀音洞等風景名勝。但中山陵主體建築沒有遭到什麼破壞。
抗戰勝利後,我們又回到了南京。登上中山陵後,看到汪偽方面在孫中山坐像前擺了香案,這是他們偽造三民主義進行的欺騙活動。大家氣憤得立即把香案撤除了。我特別走到祭堂裏的墓室,經仔細觀察,墓穴沒有任何破壞痕跡,只是祭堂內孫中山坐像的手部和鼻部有一點損傷,後經藝術家給修補好了。再到其他各處看了看,在日軍佔領陵園期間,明孝陵、靈谷寺一帶的林木都沒有遭到損壞,但山後和山頂部分遭到嚴重破壞,變成了一片片荒山禿嶺。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黨政府組織了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留守人員,我被任命為總理陵墓代理拱衛處長,負責中山陵的警衛工作。蔣介石在離開南京時,並沒有來過問中山陵之事。孫科先生在離寧前前來謁陵。我請示他:“共産黨軍隊渡江後,我們應採取什麼態度?”孫科説:“毛澤東、周恩來對孫總理是很尊敬的,你認識周先生吧!你不要跑開,他們是不會為難你的。”我又問:“武器怎麼辦?”孫科説:“槍可以交掉。”於是,我根據他的指示,動員拱衛處人員不要離開。我對他們説:“我們是奉命守陵和看護陵園的建築和林木的,大家先把槍枝彈藥都集中起來。”以後,我擔心守陵部隊與解放軍發生武裝衝突,在解放軍尚未進城前,就命令大家徒手站崗,武器全部入庫存放。
四月二十四日清晨,解放軍的劉志誠團政委率領一個營戰士來到中山陵與我談判,我即主動把守護中山陵的情況向他作了彙報,並把槍枝彈藥造冊交給了他。從此,中山陵全部完好無損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南京解放後,我們衛隊曾和解放軍一道站崗護陵。我一直守衛在中山先生的身邊。
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軍部隊的首長們結隊前往晉謁中山陵。我向他們介紹了陵墓的情況,並拿出了陳毅司令員親筆書寫的“保護中山陵”的手令給他們看。以後,南京市第一任軍管會主任兼市長劉伯承司令員也多次來中山陵謁陵並視察工作。有一次,劉司令員來早了半個小時,尚未到開陵門的時間,他就在外等候。劉司令員還組織人馬從外地運來了幾千株苗木,開始了解放後的陵園綠化工作。如今,整個林國已是林海浩瀚。
每年孫先生的誕辰和忌日,政府和各界群眾都來這裡舉行紀念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多人都曾來此謁陵瞻仰。一九六一年,中山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六年,劉少奇主席親自擔任了孫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紀念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修葺陵園,國家一次撥款就達百萬元。一九八二年,胡耀邦同志對保護中山陵園作了重要批示,對中山陵作了全面整修。
今天,中山陵已成了國內外同胞和國際友人緬懷中山先生豐功偉績的紀念場所,也成了馳名於世的遊覽勝地,每年接待遊客達七、八百萬人。我作為一名跟隨中山先生多年的衛士,心裏感到由衷的喜悅。今年,我還登赴中山寢宮去看望了先生。看到我守衛多年的中山陵的今天,不由得鳴詩一首:
回憶過去舊歲月,中山浩氣振正洲; 展望未來皆新秀,先生遺願化宏圖。
(范錫琴根據作者口述整理)
(來源:孫中山紀念館網站)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