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文章
 
 
項德言:我對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回憶

  時間:2006-11-06 17:23    來源:     
 
 


 

  一九二九年春,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工程已基本竣工。中國國 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成立總理奉安委員會,決定於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二日,為舉行總理奉安大典日期,即孫中山逝世四週年紀念日。因一九二八年冬雨雪多,迎櫬大道未能如期竣工,中常會決定把奉安典禮展期至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一日舉行。五月十八日,宋慶齡偕同孫科、戴恩賽夫婦赴北京碧雲寺,瞻仰孫中山靈柩,二十二日將孫中山遺體重殮,準備南移。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選派林森、吳鐵城、鄭洪年等為迎櫬大員,各部處派秘書一人及職員若干人隨行。中宣部為張廷休,中組部為張道藩,中訓部為史維煥,中秘處為王子壯。一行先赴北京,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恭迎靈櫬南下。

  當時,我在中宣部指導科任代理總幹事,主要工作是負責審查報刊的出版工作,對一星期中的宣傳綱要進行指導。中宣部每星期都要制定宣傳要點,都由我赴電臺,將中宣部宣傳要點向電臺作扼要説明,並由我向全國口播本星期宣傳要點的新聞稿。中央廣播電臺就設在湖南路的中央黨部內。林森、吳鐵城、鄭洪年三人赴北京之日至六月一日這段時間裏,仍由我去電臺播發了一星期的新聞宣傳要點四、五條,主要內容即為中常會關於奉安的決定、回寧時間及奉安內容等。

  中宣部具體負責奉安的是部長劉廬隱(曾任考試院長),屬下設三位秘書,分別為肖同茲、張廷休、朱雲光。五月二十二日之後,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葉楚傖到中宣部召集各科負責人會議,佈置有關奉安大典的具體工作,部裏科主任(當時科不設科長)以上人員均出席了會議。中宣部的指導科主任為博啟學,編纂科主任為鐘天心,出版科主任為崔唯吾,徵審科主任為肖同茲,國際科主任為郎醒石,總務科主任為沈君匋,我以指導科總幹事名義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根據各科原來的工作範圍派定了任務。指導科負責奉安大典的具體宣傳工作,編纂科編寫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及哀思錄等,出版科負責有關奉安典禮的文字印刷發行,徵審科對外徵集孫中山先生的史料,國際科負責對外宣傳奉安大典實況,總務科負責接待事宜。

  五月二十八日,總理靈柩到達浦口,中宣部負責具體工作的人員均前往碼頭迎靈,國民黨黨政軍要人悉數雲集此處。約下午五時,靈柩由“威勝”軍艦載運過江,停泊在中山碼頭,宋老夫人偕宋藹齡在此迎候,再迎至城內丁家橋中央黨部,停放在大禮堂講壇上。

  次日至三十一日,奉安委員會決定將中央黨部大禮堂對外開放三天,進行公祭,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瞻仰中山先生遺容。公祭由國民政府內政部主持。二十九日,為中央委員、國民政府委員、黨政軍警代表公祭,中宣部全體職員也於是日參加。三十日,為群眾代表公祭;三十一日,為各國使節、外賓公祭及家屬祭奠。具體引導、招待、迎送由中秘處派專人負責。公祭期間,各界人士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急欲一睹孫中山先生逝世四週年後的遺容,大家飽含沉痛,依依不忍離去。直到三十一日下午五時多,舉行封棺典禮,瞻仰人群方告別散去。

  六月一日淩晨,舉行起靈典禮,獅子山炮臺鳴放禮炮一百零一響致敬,參加恭送人員在送靈隊伍總指揮孔祥熙的帶領下,全體肅立致哀。從中央黨部至中山陵,二十多裏的公路兩旁,夾道迎靈櫬經過的群眾,男女老少,萬頭攢動,無不自覺地肅立默哀致敬。靈櫬由中央黨部出發,經丁家橋、獅子橋前外交部門前經過,轉鼓樓直向中山大道、新街口,再轉中山東路,出中山門,到陵園路。靈櫬由國民黨中央及國民政府要人譚延闿、蔣中正、胡漢民、戴季陶、于右任、王寵惠、林森、蔡元培、張繼、宋子文、丁惟汾、葉楚傖、何應欽、朱培德、李烈鈞、邵元衝、陳果夫、陳立夫、朱家驊、羅家倫、孫科等執紼前導,緩緩徐行;女眷則有宋慶齡、宋老夫人、宋藹齡、宋美齡、孫科夫人、戴恩賽夫人及其子女,在行至鼓樓後始分乘幾輛馬車隨後馳行;後面是各機關、團體的男女職員身穿素服,依次步行。送靈隊伍一邊行進,一邊同聲高唱奉安歌(歌詞為羅家倫所作):“大道兮填填,哀吹兮極天,肅奉安兮國父,靈輀兮計遷……”歌聲此起彼落,悲壯感人,伴著樂隊奏的哀樂,悲慼氣氛縈回在整個南京城、紫金山上空。送靈隊伍總指揮孔祥熙,騎著高頭自馬,馳騁在隊伍行列之間,指揮隊形,維持秩序,肅穆前進。約十時後,靈櫬抵達紫金山麓停下。由執紼人員輪換著、一步步地拾級而上,舁上中山陵堂。十二時正,移入陵寢,獅子山炮臺再次鳴放禮炮一百零一響致敬。這時,舉國上下,全體人員,就地肅立默哀三分鐘,表示深切沉痛哀悼。

  陵下,有一碑豎立,上有譚延闿書“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幾個大字。

  奉安大典結束後,奉安委員會向參加奉安人員各頒發了一枚奉安紀念章和一本哀思錄,作為永恒紀念。

  奉安紀念章呈圓形,黃銅鑄造,直徑七十六毫米,厚四毫米。正面是孫中山先生浮雕正面頭像,雙目炯炯有神,威嚴莊重。背面是中山陵祭堂縮影,祭堂是花崗石建造,正面三拱門,裝置了紫銅雙扉,門額頂端分別用篆文書寫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等字樣。中門頂端鐫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地正氣”直額一方,堂前石階辟為三道,整個祭堂莊嚴肅穆,圖案清晰可辨。圖案上方周邊鐫有“孫中山先生安葬紀念”和“中華民國十八年三月十二日”字樣。奉安日期實際係六月一日,紀念章上卻為三月十二日,係因紀念章事先委交美商製造,以致日期上出現這個失誤。每枚紀念章用一個藍綾鑲制的硬盒子盛裝,十分精緻美觀。

  哀思錄由總理奉安委員會和中宣部合編,係藍底封面,優質白紙鉛印,呈狹長型,二十四開本。內容刊登了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全國各界贈送的輓聯、祭文和治喪委員會、總理奉安委員會成立經過,以及各委員會的委員和職員的姓名錄。凡參加奉安人員都載入職員錄。封面哀思錄三個字,由中宣部長劉廬隱題簽。

  以上這兩件珍貴紀念品,由於我是親身參加者,有幸也各獲得一份,一直珍藏在南京馬家街我家書房裏。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接著又發生了“八一三”事件,南京經常遭受敵機轟炸威脅,婦女老少多疏散到安全地帶暫避,我則因為參加中央前線視察團工作,要經常奔赴各前線巡視,無暇顧及家中事物。不料當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即告淪陷。隨著戰火的蔓延,這些珍貴紀念品連同我家一切財産(只剩下一個房子空殼),都毀於兵燹。

  南京中山陵從孫總理奉安以後,經歷了南京淪陷、日寇長期佔領、汪精衛統治等幾個階段,始終安然無恙。這倒不是有什麼神靈佑護,而是由於孫中山先生“首創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的豐功偉績,及其“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的偉大思想,深為世人所景仰和崇敬,正如日月江河、經天緯地一樣,誰也無法逾越阻擋。

 
(來源:孫中山紀念館網站)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