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研究
 
 
紀念孫中山先生

  時間:2006-11-06 09:55    來源:     
 
 

 


(美國)黃克鏘

  今年11月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40週年紀念日。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為中國民主革命所建立的歷史功勳,學習、繼承和發揚他的愛國思想、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積極推進祖國統一強大和中華民族振興崛起的偉大事業,海內外皆有不少組織和團體舉辦有關紀念活動。

  只要談到孫中山先生,必定會探討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與五族共和。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毛澤東曾指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説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凡對中國近代歷史稍有知識的人,無論其置身何處,無論其宗教信仰和政治傾向如何,莫不知道孫中山先生對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和中華民族的前途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孫中山先生在青年時代,經過汲取經歷教訓和配合社會現狀,總結了中國的富強不可能單單依靠“反請復明”、“恢復漢家天下”、單一民族當家,或是依靠當時清政府的自身改革獲得成功;認識到只有擴大團結,用革命手段推翻腐敗的當權者方能達到目的。為了民主革命,孫中山先生於1894年11月24日創立興中會。興中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産階級革命小團體,它的創立標誌者中國資産階級民主派的形成。

  1905年7月,孫中山先生認為“召集同志,合成大團,以圖早日發動”的時機已經成熟,是建立統一的全國性的革命組織的時候。同年8月20日,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絡光復會,中國第一個具有全國性的資産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宣告誕生,同盟會的綱領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稱為“三民主義”,從此,中國民主革命的步伐大大加速,民主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漲。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説的“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料者矣!”。

  孫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的征途中始終堅定不移,頑強鬥爭,他發動的反帝反封建武裝鬥爭風起雲湧、此起彼伏、持續不斷。他領導的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開創了亞洲歷史上的第一個資産階級共和國。

  孫中心先生於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民族問題,提出了團結“漢、蒙、滿、回、藏”的“五族共和”思想。在消除當時漢族與中國其他民族矛盾問題上,作出了團結友愛、共同為國家服務和貢獻的偉大作用。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遠的可以追溯到上古先秦時代。如果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問題,在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中國來説,當時“五族共和”的提法雖然似乎有所欠缺,但從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初衷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到中華民國建立後的“五族共和”,在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方面的確是一大進步,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為日後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的團結,起了先行作用。“五族共和”所包括的內涵,應該還有:“國家領土的統一”、“中華民族的和諧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平等地位”等三方面。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其《國事遺囑》全文如下: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在此國事遺囑中,孫中山先生總結了四十年的革命經驗,發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的號召,渴望他的革命主張能夠得以實現。

  彌留之際,孫中山先生關於國事最後的話是:和平……奮鬥……救中國!“碧血千年熱,黃花百日春”,一代偉人,為中國的民主革命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任何一個中華民族的同胞,不論是漢族、滿族,蒙族,回族、藏族、朝鮮族、畬族、泰族和其他任何一個五十六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成員,都不會允許中國國土的分裂,都渴望著中國早日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強國,所有中國人都會義無反顧地為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建設一個繁榮昌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國家而努力。目前尚有某些人妄想把祖國神聖領土臺灣分割出去,此等行徑,必將被所有中華兒女所粉碎;國際反華分子意圖阻撓兩岸實現統一與中國和平崛起的詭計,也必將被全體中華民族所擊破。

  我們回顧歷史,在緬懷先賢和紀念先烈用生命和熱血為中國革命所建立的偉大輝煌的功勳的同時,一定要繼承革命先輩愛國拯民的意志、思想和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凝聚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同心協力,攜手並肩,共同為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國的統一強大和中華民族的振興騰飛而繼續努力奮鬥。

  (作者係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美國林則徐基金會主席、全美餐館反暴力聯盟主席)

2006年11月3日



(來源:中國僑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