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百姓之中 唯有廖氏永不死

  時間:2006-06-20 17:30    來源:     
 
 

 


  在百家氏中,廖氏是十分獨特的姓氏,這個姓氏為張廖兩姓的結合。張廖姓氏的人,活著時姓廖,死之後則恢複姓張,才有“張骨廖皮”的説法,或稱“雙廖”。

  張廖氏緣起元未明初,廖姓開基祖姓張,字再輝,又名元子公,居住福建省漳州府二都官坡,入贅于廖三九郎家為東床快婿,獨生一子友來公,因張家無後,繼承雙祧,因此後人俗稱“活廖死張”二姓合一,成了本省特有的姓氏。

  廖氏家族這時以務農為生,過著農野樸實的生活,家族為了用來發揚祖先勳業,訓勉後代子孫,訂下七條祖訓,也就是“七嵌”的由來。

七嵌:

第一崁:生廖死張故曰張廖
第二崁:不食牛犬知恩無類
第三崁:得正祀位籃轎八台
第四崁:嗣續為女繼絕為先
第五崁:制無茍且恐生戾氣
第六崁:堂教修譜敦親睦族
第七崁:遷籍修譜天下一家

  “嵌”本是“欠”,意謂後代子孫有欠祖先恩澤,心須追念先祖,按時祭拜。

  這為何有七嵌的地名的由來:廖氏家族來臺開墾時,分部在七個角落,剛好與家訓數字相同,所以當地以七嵌為地名。

  “張廖宗祠”就位於雲林西螺福田裏新厝聚落附近,名為“崇遠堂”,如果不是當地方,可能無人知哦!就連住于他地的廖氏子孫或許也不知吧!

  崇遠堂可是在全省所有祠堂中,規模僅次於臺北市的陳氏大宗祠和臺中市的林氏家廟。它的外觀中,正門為五開間立面,屋頂採斷檐生箭口形式,其中正門有一對石獅子十分俊嚴。下次來到雲林西螺時,不妨到崇遠堂走走吹吹充滿稻穗的涼風,享受一下鄉村田園生活。

(來源:大臺灣旅遊網 記者:廖麒閔)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