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臺灣的粘姓(百家姓雜考)

  時間:2006-05-15 14:49    來源:     
 
 


  我翻閱了《新百家姓》、《百家祖宗圖典》和《中華百家大姓源流》三本書,沒有找到粘姓,但不久前到臺灣訪問,意外遇到了粘姓,它與其他姓氏一樣,和祖國大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祖根也在祖國大陸。

  臺灣彰化縣福興鄉濱海地區的頂粘村和廈粘村,有500多戶粘姓人家,他們在這裡已經生活了將近250年。本世紀三十年代,頂粘村一位叫粘芳模的長者發現臺灣陳、林、黃、鄭、李、許、蔡等各個姓氏都有族譜、宗祠,可是自己這個粘姓卻沒有。後來當地有一條船到福建晉江,他順便乘船尋根,可是舉目無親,一個人也不認識,船要返回了,仍一無所獲。返回路過廈門時,沒想到遇見了一個叫粘傳仁的同族人,該人祖籍晉江,他便拜託粘傳仁給搜尋族譜。“親不親,同族人”。粘傳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整整用了10年時間,終於把粘氏家譜寫出來寄到了臺灣,使臺灣粘姓人家了卻了數百年來尋找族譜的心願。

  據這本族譜介紹,粘姓的始祖是金太祖時代的女真大將完顏?粘沒喝,離現在已經880多年。也有的説是粘罕(西元1079至1136年),即完顏宗翰,金太祖阿骨打的侄子,在抗遼中屢立戰功。粘姓最早到臺灣去的是粘粵、粘恩兄弟倆。福建晉江有一個粘厝坡,臺灣的頂粘村和廈粘村,也被人連在一起叫粘厝莊。兩地之稱只一字之差,絕非偶然的巧合。現在,晉江粘厝坡的族人為了紀念粘粵和粘恩去臺灣,在粘厝坡修建了“祖伯叔”小寺,遇過年過節,大家都不約而同來到小寺,以民間傳統方式表達他們對臺灣粘姓族人的懷念之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998-08-28 第5版 作者:宋全忠)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