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中國幾大複姓由來(一)

  時間:2007-12-13 10:19    來源:     
 
 

  歐陽

  一、屬地
  渤海郡,今河北滄縣。

  二、來歷
  歐陽一姓源出於姒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後裔。據《唐書?宰相世系表》雲:“夏少康庶子封于會稽,至越王無強,為楚所滅,無強子蹄,更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這就是説,越王勾踐的裔孫蹄,在楚國滅掉越國後,被楚王封于烏程歐余山(浙江吳興縣)的南面,因為山南為“陽”,所以被人稱為歐陽亭侯,其後世子孫以歐陽為姓,稱歐陽氏。

  三、名望
  歐陽氏出名較早,早在漢時,便有“八世博士”。“八世博士”,指的是隨伏生受《尚書》的歐陽生,以及他以下的歐陽高、歐陽地余、歐陽歙等八代子孫。歐陽家的八代,都以研習《尚書》聞名,從而被立於學官,這就是《尚書》中的齊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今文尚書》。

  上官

  上官源於華姓,是以官職命名的複姓。從《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代楚國莊王的少子子蘭。這位公子蘭,官拜上官大夫,以官為為氏而姓了上官。一説“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後,遷徙楚國公族大姓于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説,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唐時,上官氏已出現于中原的河南地區,並在河南的陜州出人頭地。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學家上官儀,就是陜州人。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兒,宋有龍圖閣一説“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後,遷徙楚國公族大姓于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説,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唐時,上官氏已出現于中原的河南地區,並在河南的陜州出人頭地。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

  慕容

  慕容氏是鮮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領族人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莫護跋在荊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縣境內)建立國家。據説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莫護跋見了也很喜歡,也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莫護跋的後人便乾脆以此作為部落的名稱。西晉時,慕容廆佔領燕北、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大單于,他的兒子慕容皝後來建立前燕國,從此正式以慕容為姓。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氏在北方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國,前後歷時七十多年。

  一、堂號
   “遼東堂”:慕容廆佔領燕北、遼東一帶,自稱鮮卑大單于,歸屬於晉朝,晉朝太興初年封他為“遼東公”,慕容氏因以“遼東”為堂號。

  二、郡望
  敦煌郡:漢代時從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當於現在甘肅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帶地區。
  雁門郡:戰國時趙武靈王置郡。秦、漢沿之。相當於現在山西省代縣一帶地區。

  三、歷史名人
  前燕有大司馬慕容恪(慕容皝之子),後燕有冠軍將軍慕容垂,燕國有修文學士慕容善,隋朝有大將軍慕容三藏,宋代有檢校太尉慕容延釗、刑部尚書慕容彥超。

  東方

  一、 屬地
  平原郡,今山東平原縣南二十里;《百家姓》注居濟南,今山東濟南市。  

  二、來歷
  姓源有二:一據《風俗通》記載:“相傳帝(指伏羲,一説女媧)出於震(按八卦圖所在的震位為東方),位主東方,孫子因氏焉。”  

  二是一般認為“東方”一姓是漢代東方朔的後人。漢武帝時有一位相傳是“歲星下凡”的文學家東方朔。據史書記載,東方朔是一個遺腹子,母親田氏生下他三天以後也死了,由鄰居撫養成人。因為他出生時東方天剛亮,所以起名東方朔。漢武帝時,東方朔上書自薦,自稱博學多能,才貌出眾,可以做大臣。漢武帝任命他官職,一直到中大夫。東方朔為人幽默機智而又有點玩世不恭,被宮中稱為“狂人”,又敢於直諫,所提意見往往切中時弊。關於東方朔的傳説很多,人們大都覺得他的身世是一個謎,所以説他是“歲星下凡”。相傳他對同僚説:“除了大王公以外,天下沒有人知道我是誰。”他死後,漢武帝聽説了這句話,就把大王公召來詢問。大王公始稱也不知道。武帝想了一下,又問:“那麼你有什麼特長嗎?”大王公説:“我喜歡觀察星象、推算曆法。”武帝又問:“這些年星象有什麼異常嗎?”大王公答:“其他星象都很正常,唯獨歲星(水星)有十八年不見,最近才重新出現。”漢武帝嘆息道:“這就是了。東方陪伴我十八年,竟然一直不知道他是歲星下凡!”東方朔的後人以東方為姓。

  三、 歷史名人
  東方名人,唐代有詩人東方虬、東方顥、十八學士之一的東方顯。

  獨孤

  一、尋根溯祖
  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本姓劉,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囚禁于獨山(今遼寧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獨孤氏。

  二、郡望分佈
  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帶地區。
  高陽郡:北魏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地區。

  三、歷史名人
  隋代有獨孤楷、獨孤盛兄弟皆位居要職,唐代有右補闕獨孤鬱、詩人獨孤及,北周有衛國公、大都督獨孤信及其子蜀國公獨孤羅。獨孤(dugu)出自劉氏,東漢光武帝的後人劉進伯官度遼將軍,被匈奴俘獲,囚在獨山下,生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其六世孫羅辰隨北魏孝文帝遷洛陽,以獨孤為氏。郡望:高陽郡(今河北高陽一帶)。行道揚名,學士果成佳婿奇謀大略,女兒迭為貴人上聯説唐代洛陽人獨孤鬱,字古風,幼年時,父親獨孤及曾問他志向,他答道:‘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元和初年,舉制科高等,歷官右補闕、翰林學土。大臣權德輿很看重他,把女兒嫁給了他。憲宗曾説:‘想不到德輿有如此佳婿!‘下聯説南北朝時北周雲中人獨孤信,善於騎射,在東魏官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奔南朝梁,官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北周初,官大宗伯,封衛國公。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所到之處,都受百姓歡迎。大女兒為北周明帝皇后,四女兒為唐高祖的母親元貞太后,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后。

  宇文

  一、 屬地
  太原郡,今山西太原縣。

  二、來歷
  據《周書》記載:(宇文氏)其先為鮮卑君長,有名普回者,“因狩得玉璽三紐,有文曰:皇帝璽。普回心異之,以為天授。其俗謂天子曰‘宇’,謂君曰‘文’,因號宇文國,並以為氏”。這就是説,宇文為鮮卑族酋長的姓氏。魏晉時北方鮮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稱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從祖先葛烏菟起世襲為鮮卑東部大人(十二部落首領)。普回襲任大人後,在打獵時偶然拾到一顆玉璽,上刻“皇帝璽”三字,自以為是天授神權,於是自號宇文(當時人呼天為“宇”,呼君為“文”,意即“天子”)。東晉時宇文氏進據中原,便以宇文為姓。

  三、歷史名人
  青史留名的宇文氏的傑出人物,北魏時西魏有大丞相宇文泰,其子宇文覺代魏自立,建立北國,立國25年,隋代有工部尚書宇文愷、大丞相宇文化及,唐代宰相宇文融,金代有文學家宇文虛中。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