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姓氏産生的途徑和方法

  時間:2006-04-25 11:33    來源:     
 
 


   姓氏産生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據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所載,"得姓受氏者"可分為32類:以國為氏,以邑為氏,以鄉為氏,以亭為氏,以地為氏,以姓為氏,以字為氏,以名為氏,以次為氏,以族為氏,以官為氏,以爵為氏,以兇德為氏,以吉德為氏,以技為氏,以事為氏,以謚為氏,以爵係為氏(複姓),以國係為氏,以族氏為氏,以名氏為氏,以國爵為氏,以邑係為氏,以官名為氏,以邑謚為氏,以謚氏為氏,以爵謚為氏,代北複姓,關西複姓,諸方複姓,夷狄大姓等。依據諸多姓氏學者所考證、研究的資料姓氏起源有以下16種情況:

1.以姓為氏。姓作為母系氏族社會的産物,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氏族標誌符號,用來區別氏族的不同,故這個時代,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其後人有直接承襲為氏。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為後起之姓。以姓為氏的有姬、姜、姞、姚、(偃)、嬴、妊(任)、子、羋、弋、伊等。

2.以國為氏。夏、商、週三代,封侯賜地,尤其是西周大舉分封之後,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及大江南北,這些諸侯國的王族、公族後代及庶民,多以國名為氏。如夏、商時代以國名為氏的有程、崇、杜、奄、戈、昆、吾、雷、允、廖、顧、彭、韋等。周時更多,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羅、朱、梁、鄧、薛、于、謝、江等國後裔有以國名為氏,皆成為今天的常姓。這些分封的諸侯國名,就成為後來漢族姓氏的重要來源之一。秦漢以後,還有以國名為氏的現象,但已不多見了。據統計,以國名為氏的姓氏有200多個,秦漢以後僅有10個左右。

3.以邑為氏。邑即采邑、食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君封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其後裔便以邑名作為姓氏。如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肸字叔向,采邑于楊(今山西省洪洞縣一帶),其後稱為楊氏。另外,還有像崔、盧、鮑、晏、費、柳之類即是。以邑為氏的姓氏絕大部分出現于秦漢之前。另外,以關內(邑)侯得氏的有溫、蘇、毛、甘等姓。以邑為氏的姓氏大概在160個左右。

4.以鄉、亭之名為氏。周朝的分封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分,五等之封為國俱、邑侯、關內侯、鄉侯、亭侯,如齊宣王少子通封于陸鄉(今山東平原縣一帶),屬子爵之列,是為鄉侯,其後有以鄉名為氏,就是陸氏。歷代以鄉、亭名為氏的姓氏不多,今日常見的裴、陸、龐、閻等姓,是以鄉名為氏的;麋、採、歐陽等姓,是以亭名得氏的。

5.以居地為氏。這種得姓的方式比較悠久,像非常古老的姚、嬴、姬、姜、媯等姓,均是因居於姚墟、嬴濱、姬水、姜水、媯汭河等地而分別得姓的。不過最初,這些姓只是氏族的標號而已,而後才被直接承襲為姓氏了。最直接以居地為氏的,如有後來的傅、稽、邱、勞、蒙、濟、橋(喬)等姓氏,均是"因所居而命氏"的,一般都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其中複姓的比例也較多,如東郭、南郭、東門、西門等氏。這種命氏的情況,多屬無封土者,才以居地命氏。以居地為氏的姓氏大概有120多個。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古代人一般都有名或字。如宋桓公之子叫公子目夷,字子魚,公子目夷之子叫公孫友,公孫友的兩個兒子,分別以祖父的字命氏,叫魚莒、魚石,其後代便也姓魚了。這是以字為氏。再如商朝第一個君主名湯,其子孫有的便姓湯。這一類命氏,從周朝的宗法制度看,多因公孫之子不可再稱公孫,才以先祖的名或字為氏;以祖父的名或字為氏的做法,最初也是伴隨周朝宗法制度興起的。歷史上,這種命氏的情況較多,其中,以字為氏的姓氏有150多個,以名為氏的姓氏有300多個。

7.以次第為氏。古時,同姓一家一族的人,其兄弟有以按排行次序取姓的。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由此排列取姓即為孟氏、仲氏、叔氏、季氏等。此種以排列次序取姓的,在古代也比較常見。像春秋時魯桓公有子慶父,因連殺二君,後死,因他排行老大,故其子孫就稱孟孫子,後有以孟為氏的。

8.以祖上的謚號為氏。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死後,大都要根據其平生的行為褒貶善惡,然後在祭祀儀式上宣佈追加的稱號,就是謚號。如周代文王、武王的"文"、"武"是謚號,其後有的就以此作為自己的姓氏。再如諸侯衛國的開國君主周公旦之弟康叔,在治理衛國的期間,因成績卓著,他死後的謚號是"康",意指能夠令民安樂,故又稱他為衛康叔,其後代就以謚號"康"為姓氏。以謚號為氏的姓氏有28個,且多取單字。

9. 以官職為氏。在古代有掌握土地、軍政、工程、刑獄及糾察等的官員,他們的官銜分別叫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其後代有以官職為氏的。這種取氏的目的,則是以此來標明地位的,聽其姓便可知其家祖的官職。再如周時,姓理的原是掌握刑獄訴訟的官,姓史的原是記錄國君言行的官,姓師的原是掌握國家音樂的官。還有像相、尉、上官、少正、巫、匠等都是以官職取氏的範例。以官職為氏的姓氏有120多個。

10.以爵位尊貴稱號及爵係(複姓)為氏。爵位是君主國家對貴族所封的等級,以此為氏的有:皇、王、公、霸、侯、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像春秋初晉哀侯及弟晉緡侯相繼為晉武公殺後,其後子孫便以其爵位"侯"為氏。還有以先人有氏而又受爵的國爵為氏的,有夏侯、莒子、杓侯、韓侯、葛伯等姓。

11.以技藝為氏。如從事巫術的人以技傳家,其後代便以巫為氏。如商王太戊的大臣,有叫巫成的,就是筮占卜的創造者,又是個占星家。還有卜、屠(殺牛宰羊)、優、幹將(鑄劍)、陶(制陶)、匠(工匠)、甄(制陶器)、烏浴(養鳥獸)等姓,也都屬於此類。

12.以德行或著聞之事為氏。如漢開國功臣、淮南王英布反叛遭鎮壓,因他少時以罪被黥(在犯人臉上制記號並涂墨的一種刑罰),漢高祖劉邦便賜英布的後代為黥氏,此所謂"以兇德為氏";春秋時晉人趙衰,對人像冬天的太陽般可愛,故以冬日為氏,此所謂"以吉德為氏";漢武帝時念丞相田韆鞦,年高德勳,特意下令恩準乘小車出入宮廷,人稱"車丞相",其子孫以此為榮,有的便以車為氏;又吳郡(今江南蘇杭一帶)有個小孩,生下就能説話,這個小兒的後代便姓兒,此謂以著聞之事為氏。

13.因賜姓、避諱而改姓氏。賜姓即天子、皇帝賜給臣民的姓氏,此風氣上古三代之時已有,如夏時有個叫劉累的,曾跟豢龍氏學習擾(馴服)龍,奉傳孔甲,便被賜氏曰禦龍。豢(餵養)龍氏、禦(駕馭)龍氏也是因賜而得。以後曾被封建諸朝代所採用。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姓最為尊貴,各朝皇帝出於褒賞、恩惠賜給臣屬的姓多是"國姓",即是帝的姓。如漢朝曾賜婁、項二氏為劉氏;唐王朝開國元勳請將徐(徐世稱)、邴(邴元紘)、安(安抱玉)、杜(杜伏成)、胡(胡大恩)、弘(弘播)、郭(郭子和)、麻(麻延昌)、鮮于、張(張寶臣)、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朱邪赤心,賜姓李,改名國昌)、董(董忠臣)、羅共16姓(其中五家為複姓)賜予國姓李氏。就連武則天執政朝廷時,也曾把唐中宗和以後的唐睿宗先後賜姓"武"。明王朝太祖朱元璋曾賜外甥李文忠,養子沐英、何光輝、徐習馬皆姓朱。明隆武帝時,還曾把國姓"朱"賜給了鄭成功,鄭成功因而被閩臺人民稱為"國姓爺"。

  另外,在唐、宋、明三朝時期,皇帝賜姓于少數民族臣屬的事也不少,也大都是以"國姓"賜之。避諱,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長的名字不能直接説出或寫出,則要用改字、缺筆等辦法來回避。如漢文帝叫劉恒,當時的恒氏有的便改為了常氏;漢明帝叫劉莊,姓莊的有的改姓平。再如漢安帝劉祜,其父叫劉慶,慶氏也因避皇帝父親的名諱而改稱賀氏,等等。這種避諱改氏的情況,幾乎歷代都有,尤其從秦漢開始。當然,還有因其他種種原因改姓的。像宋代有龔美,因真宗劉皇后從小孤身無親被龔美父收養,真宗繼位後,為讓劉皇后有宗族之基,賜龔美劉姓。

14.因避仇而改姓氏。避仇就是躲避災禍、躲避仇人。避仇連同賜姓、避諱之事多係自秦漢興起。封建時代,政治黑暗,刑法嚴酷,夷三代,滅九族,滿門抄斬,同姓人也會牽連,如此惡劣行為經常發生,自然就會使一些姓氏家庭因避禍而遷入異地改姓。如仇氏避仇改姓求,郜氏避仇改姓浩等,此為家族避禍改姓而遷。再如戰國時,魏國人范睢,因被魏國宰相魏齊毒打,死裏逃生,為避仇人迫害,更姓張,名祿,西入秦國,屢向秦王獻奇計,登上相位,封爵應侯。

15.少數民族的姓及其改姓。秦漢之際,隨著漢民族的形成,我國的姓氏也隨之形成,但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裏,又有了少數民族的加入,我國姓氏變得更加複雜和龐大,充分體現了民族融合的歷史。這一劃時代的民族大融合時期,我國姓氏得到拓展,也是許多家族由西向東、由北向南大舉遷徙繁衍的時期。這個時期大致上是從西元3世紀末到6世紀末,亦即西晉末年到隋唐近300年的時期,也是我國姓氏發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我國姓氏能在這一時期得到充分的融合發展,是與分佈于我國北方的五個兄弟少數民族東進、南下後漢化分不開的。這五個北方少數民族分別是羌、氏、羯、匈奴、鮮卑。

  羌族又稱西戎,在遠古就和炎黃族是很接近的兩個民族,西周時,就有姜姓戎國與姬姓戎國,他們的血統與姜姓、姬姓有親緣關係。又傳説唐堯是羌族慶都之子。周的祖先棄,也是羌族女子姜嫄所生。炎黃族先後進入中原地區,而羌族仍留居我國西北部的甘肅、青海等地。秦漢時,分為許多部落;西漢初,臣服於匈奴。漢武帝驅走匈奴後,開河西置四郡(即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羌仰慕漢文化,有一部分便陸續內附,與漢人雜居涼州(今甘肅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帶)各郡縣。東漢時在羌人地區設西海郡,徙漢人入居。東晉時,燒當羌曾建立了以長安為中心的後秦割據政權,成為當時的"十六國"之一。

  氏族自稱是盤古後裔,與羌族長期雜居,古籍中往往氏、羌並稱。其主要部分居住于武都(今甘肅省武都縣、成縣、徽縣等地),東漢時部分氏人散居涼州一帶,魏、晉時,有大批氏人徙于關中。氐比羌弱小,但經濟文化比羌族進步,長期與漢人雜居,姓名已與漢人同。晉太康六年(西元285年),其支系白馬氏曾在今甘肅東南部、四川西北部建立仇池、前奏、後涼等割據政權。

  匈奴,亦稱"胡",戰國時期,主要活動於黃河河套地區和陰山(今內蒙、狼山、大青山)一帶,政治中心在頭曼城(今五原縣)。在冒頓單于時期,兼併了許多少數部落,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政權。西漢時,在漢武帝三次的打擊下,匈奴族分裂為二部,南下附漢的稱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北匈奴。南匈奴屯居今山西、陜西西北部及內蒙古呼和浩特至包頭一帶。後南匈奴人更確定地成為居住并州(今山西大部、陜北、河套地區靠近河北省一部分)的一個少數民族。西晉時,曾先後建立了趙、夏、北涼等地方割據政權。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此時也多被漢化。留居漠北的北匈奴人成為後來鮮卑族的一部分。

  鮮卑是東胡(我國古代東北方諸族)的一族,最初分佈在鮮卑山(今內蒙哲盟科爾沁右翼中旗西部),秦漢初,南遷於今西喇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附於匈奴。東漢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鮮卑大人來洛陽,要求附漢朝。西元1世紀末,進入匈奴故地,並其餘眾10余萬帳落(戶),勢力漸強。西元2世紀中葉,其首領檀石槐在今山西陽高縣北彈汗山建庭立制,組織起強大的軍事部落聯盟。南北朝時期,在我國北部建立割據政權的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禿髮等部,都是鮮卑的後裔。此後,逐漸合於漢族和其他民族之中。

  羯為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中最具人種差異的民族,高鼻深目多須,源於小月支(古族名),在入塞匈奴19種之中屬於羌梁部落,散居在上黨郡(今山西潞城縣一帶)。晉時,羯人石勒建立後趙,為十六國之一。羯人姓用漢姓,名仍用本族名,如石勒的父親姓周名曷朱。

  以上這五個兄弟民族,在西晉末年都先後在我國北方建立了13個割據政權,連同漢人建立的3個政權國,合稱"十六國"時期,其延續達90年之久。最後又由鮮卑族拓跋部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魏國,與南方取代東晉的宋、齊、梁、陳等朝對峙,形成了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最後均被楊氏-一滅掉,建立了全國大統一的隋朝。這些少數民族在融合之前原有的姓氏,亦即譯音轉寫的漢字複姓,被稱為代北複姓、代北(泛指漢晉兩朝代郡和唐朝以後代州以北地區,即今山西省繁峙、五台、原平、代縣與河北省懷安、蔚縣以北地區)三字姓、代北四字姓、關西(漢唐時代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即古代的涼州、渭州〈今陜西、甘肅一帶〉)複姓、諸方複姓(主要是指魏晉隋唐的百濟、西域等地少數民族的姓氏)。歷史上,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的複姓改漢字單姓的典範恐怕要數鮮卑族代北複姓與代北三字姓了。這主要與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所推行的漢化措施有關。西元49年,孝文帝率領鮮卑族貴族、文武百官及軍士20萬,連同家屬奴隸總共100多萬人,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南下洛陽,其30年間,作為漢化的根本措施之一,魏孝文帝把各部落原有的鮮卑族複姓,統統改為音近或義近的漢字單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鮮卑族姓氏共有114個,後大都改成了漢字單姓,共計140多個。其主要的有:皇族拓跋氏改為元氏(魏孝文帝本人的姓名,由拓跋宏改為元宏);屬皇族近親的貴族共有九姓:丘穆陵(一作丘目陵)氏改為穆氏,步陸孤(一作步鹿孤、步六抓)氏改為陸氏,獨孤氏改為劉氏,賀賴氏改為賀氏,賀婁(一作加樓)氏改為婁(樓)氏,勿忸于(一作五忸于)改為於氏,尉遲(蔚遲)氏改為尉(蔚)氏,紇奚氏改為嵇氏,達奚氏改為奚氏。這九姓成為當時鮮卑貴族最顯赫的家族。其他主要有:步大汗(亦作出大汗)氏改為韓氏,鬱久閻氏改為茹氏,獨孤渾氏改為杜氏,阿伏幹(亦作阿不幹、阿薄幹、阿步幹)氏改為阿氏,莫胡盧(亦作莫侯盧)氏改為陽氏,乙那婁(亦作壹那類、一那婁)改為婁氏,莫那婁(莫耐婁)氏改為莫氏,斛瑟羅氏、叱羅氏、破多羅氏改為羅氏,拔列蘭氏改為梁氏,阿鹿桓氏改為桓氏,沒路真氏改為路氏,溫石蘭氏改為石氏,俟呂陵氏、比丘氏、叱呂氏改為呂氏,可朱渾(亦作可足渾、渴燭渾)氏改為朱氏,拔拔氏改為孫氏,拔略氏改為蘇氏,叱溫氏、溫盆氏改為溫氏,伏盧氏、莫盧(赤作莫蘆)氏改為盧氏,紇鶻氏改為胡氏,賀拔氏改為賀氏,賀魯氏改為周氏,賀兒氏改為倪氏,侯奴氏、胡古口引氏、古引氏改為侯氏,丘敦(亦作邱敦)氏改為丘(邱)氏,統萬(亦作吐萬)氏改為萬氏,是婁(亦作樓)氏改為高氏,賀葛氏改為葛氏,阿史那氏改為史氏,等等。還有少部分仍用原姓的,但已屬於漢族姓氏了。像到現在還能經常遇到的宇文、呼延、慕容、尉遲、赫連等姓,就屬於這類情況。顯而易見,歷代諸多姓氏中,先後都有以河南洛陽為其郡望的,無疑多有鮮卑族這一支複姓改漢字單姓的注入。據江統《徙戎論》所雲,關中人口100余萬,鮮卑、氏、羌等族約佔有一半,可見,漢時兄弟民族與漢人雜居於關中已初具規模了。這些少數民族中所形成的複姓,通稱為關西複姓,主要是由西羌族姓氏譯音轉寫的漢字複姓。有鉗耳氏,為西羌族,後改胡姓;夫蒙氏,西羌族,如後秦建威將軍夫蒙羌品,後有改姓為憑,等等。魏晉南北朝以後,民族融合的表現也是非常多的。像隋唐間在今中亞的阿姆、錫爾兩河流域有稱為"昭武九姓"的,即為康、安、曹、石、採、何、火尋、戊地、史等,就是由西北少數民族建立的九個姓政權國。至唐代,在河北一帶還有內附了的不少兄弟民族,像東突厥、西突厥、高麗等。這些少數民族隨著漢化,其原有的單姓或複姓有相當一部分經變字或變音,加入漢族固有的姓氏之列。另外,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無固定姓氏,在漢文化的影響下,也有直接採用漢姓的。像唐五代時的南詔國(今雲南一帶)有漢姓蒙、孟、莊、段、楊、趙等;宋元間所形成的回族,其中的一部分姓氏,也屬於這種情況。其後,在我國境內少數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權--元朝,由於朱元璋實行了強制性的漢化政策,使包括蒙古族在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因留居中原而改漢姓。至於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建立者滿族,其改漢字單姓卻經過了一個相當的時期。據有關學者考證,大多數滿族人改用漢字單姓是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辛亥革命以後,才全都改用漢字單姓。皇族愛新覺羅的子孫,多半改姓"金",此外姓趙的也不少,也有姓羅的。較多的滿族人使用"小姓",即是原名中的首字。

16.其他。除上述的姓源外,還有冒充、假冒或借用某姓的現象,稱冒姓;還有音訛、省文及異寫而分化成不同姓氏的。如韓轉音為何;漢時大宛國的破落那氏省文為那氏;滿族將佳氏省文為倏姓;袁又寫作援、轅;延邊朝鮮族裏有姓韓、金、崔、李的,回族裏有姓馬、石的,可能都是借用漢字單姓。 

(來源:張姓族譜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