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隴西李家龍宮:世界最大的李氏族譜收藏中心

  時間:2008-05-27 14:45    來源:尋根網     
 
 
隴西李家龍宮:世界最大的李氏族譜收藏中心

  記者日前在隴西縣採訪時了解到,隴西李家龍宮目前已經成為收藏李氏族譜數量最多、史料最全的地方。隴西縣旅遊局副局長馬雲飛介紹,近年來隴西縣有關部門先後在國內聘請了30多位專家學者從事隴西李氏文化史料的蒐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後編輯出版了《李氏文化研究》專輯9集120多萬字,出版了連環畫《風雲隴西堂》和《龍鐘傳奇》2本2000冊;研發隴西李氏名人紀念冊2套4000余冊,編纂、整理、修正李氏譜牒724部,使李家龍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李氏族譜收藏研究中心。

  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文化和旅遊永遠是一對形影不離的雙生姐妹。我們從近年來國內旅遊業發展的脈絡去探尋的時候,總會有一個奇怪的發現:旅遊産業的興起,往往與地方傳統文化的發展程度有很大關係。而依靠地方獨有的文化歷史資源,已經成為各地打好旅遊牌時普遍使用的“法寶”。

  隴西因在隴山以西而得名,自秦置隴西郡,漢設襄武縣以來,隴西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重鎮,是隴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彪炳華夏文明史冊,尤以天下李氏的“郡望”和“故里”而名揚海內外。其文化底蘊豐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巍巍隴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內涵豐富、源遠流長的隴西李氏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1995年,省政府原省長張吾樂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臺的全球頻道,向海外發表以《誠邀五洲賓朋,共同開發甘肅》為題的廣播講話時,向全世界宣佈:隴西李氏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以隴西為郡望,以盛唐為旗幟的隴西李氏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代有偉人。李姓是華夏諸多家族種姓中根深葉茂、源遠流長的巨族大姓。”隴西縣旅遊局副局長馬雲飛説。而以姓氏文化為主要內涵的隴西李氏文化,眼下已經成為當地發展地方旅遊和振興區域經濟最有力的名片了。

  李姓溯源以官為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李姓出自嬴姓,李氏得姓,源於皋陶。皋陶為堯帝時執掌刑獄的“大理”官,子孫世襲其職為理官,以官命族,稱為“理氏”。至殷紂時,理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以直道不容于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今河南安陽地區),食木子充饑維持生命,為感謝木子的保命之恩及躲避紂王追緝,同時古代“理”、“裏”、“李”同音通用之故,自利貞起改理氏為李氏,故皋陶為李姓血緣始祖,利貞為得姓始祖。春秋時期李耳著《道德經》八十一章五千言流芳百世,成為道家學派始祖,李姓始顯。下傳到九世孫李曇,李曇生四子:崇、辨、昭、璣。長子李崇仕秦被封為隴西太守,即隴西房始祖,傳下隴西李氏,隴西李氏自李崇開宗立派;四子李璣定居河北趙郡(今河北趙縣),傳下趙郡一房,為趙郡房始祖。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分為6大房。隴西李氏自此繁衍生息,建功立業,根深葉茂。漢朝飛將軍李廣、西涼武昭王李、柱國大將軍李虎、唐太宗李世民等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威望,做出了傑出貢獻。

  “郡望”指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人所仰望(《辭海郡望》)。李世民登基後,下詔天下欽定李姓郡望為隴西,所以南宋鄭樵輯《通志》時,便在李氏源流的結語中説:“故言李者稱隴西”。臺北出版的《李氏源流》一書中稱:“李氏族繁衍布于四方,人口之多,為各姓氏族之冠,且吾族源出於一,凡吾國各地,所有李姓無不冠‘隴西郡’三字,足證李氏家族肇始於隴西,源出於同血係,殆無疑義”。由此看來,世界各地均認為李氏的“根”在隴西,共尊“隴西”為郡望,“隴西堂”為堂號。隴西作為一個宗族的共同標識和世代相襲的郡望,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地域的名稱,而成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現象,無怪乎散居世界各地的李姓同胞,對“隴西”二字懷有如此深切的親情。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