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徐州發現狄仁傑傳世家譜 潭家村有數千狄姓村民

  時間:2006-10-20 11:14    來源:     
 
 

  利國潭家村現有數千狄姓村民,已傳74世
    

  昨天上午,讀者邵先生致電晨報熱線説,他有一位姓狄的朋友,自稱是唐朝狄仁傑72世孫。他家裏有一套狄仁傑傳世家譜,上面有關於狄仁傑和狄青的詳細記載。

    “原始家譜”秘不外傳

    在鐵路三宿舍鐵運14號狄傳富先生家中,記者有幸見到這套“狄仁傑傳世家譜”。狄傳富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徐州市商貿總公司的內退職工,已經在家賦閒多年。他家珍藏的這套“傳世家譜”,是從老家———銅山縣利國鎮潭家村傳過來的。目前,利國潭家村有數千狄姓村民,從狄仁傑起,至今已傳74世,他是狄仁傑的72世孫。但是,原始的“狄仁傑傳世家譜”藏在狄氏族人手中,一直秘不外傳,他的這套家譜是2002年3月增補翻印的,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屬於增補內容。

    “傳世家譜”規模龐大

    記者發現,“狄仁傑傳世家譜”規模非常龐大,目錄後面就是現存山西太原狄公祠的狄仁傑彩色雕像,後附“仁傑祖生平簡介”以及狄仁傑墓地及碑林等4幅圖片。家譜的目錄順序是:一、仁傑祖生平簡介;二、青祖生平簡介附資料;三、修譜序;四、狄氏家族碑碑記;五、世系;六、世系圖;七、遷出系統表;八、修譜執事列名;九、捐資列名;十、狄氏族譜潭家分支;十一、後記。

    在“仁傑祖生平簡介”中,狄仁傑的事跡記載非常詳細,包括:“唐高宗年間遷大理丞,一年之中斷滯獄17000 多人”;“任寧州刺史時撫和戎夏,政績顯著,州人勒碑頌德”;“入朝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撫史,奏毀吳楚淫祠1700多所”等。

    北宋狄青戰功卓著

    “傳世家譜”中第二位有名的人物是北宋時期的狄青。家譜仲介紹:“狄青生於山西汾陽,行伍出身,善騎射。寶元初任延州使,對夏作戰,屢立戰功,臨陣披發,戴銅面具,所向披靡。為范仲淹抉用,由士兵累升為大將。1052年為樞密副史,後拜樞密史,治軍嚴明,與士卒同甘苦,故出戰常有功。”記者當即查閱《利國鄉志》,上面也有關於狄青的記載:“ 大中祥符元年,為抵禦外族侵略,派大將樞密史狄青率兵到利國採鐵,就地冶煉,製造盔甲、兵器,村西‘關帝廟’前石碑有記述。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相傳村西‘爐渣棚’為狄青冶煉舊址。”

    狄氏後人深感驕傲

    根據這部“家譜”記載,利國潭家村狄氏係乾隆11年由山西遷徙而來,至今已傳23世。狄傳富先生為“潭家世系 狄氏族譜”第21世,根據“狄仁傑傳世家譜”推算,潭家村狄姓從狄仁傑起已傳74代,狄傳富先生為狄仁傑72世孫。狄傳富先生告訴記者,他為自己的祖先有狄仁傑、狄青兩位名人感到驕傲,他經常教育兒女和後人,要以先祖為榜樣,多做有益於國家、有益於人民的事,只有這樣才能讓後人景仰和尊敬。

(來源:中國徐州網 轉引自中國家譜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