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小夥子楊道淼為湘管會提供了道光本楊氏宗譜。其中,曾任蕭山縣令的楊時的生平史料為湘湖的保護與開發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楊時任蕭山縣令只有短短2年時間。北宋年間,蕭山縣城周圍農田易旱易澇。楊時到任後,率百姓築湖,取名“湘湖”。成湖面積有3.7萬多畝,可以灌溉農田14.68萬畝。據《蕭山縣志》載:“政和二年,(楊時)為邑令,經理庶務,裁決如流。以民歲苦旱,開築湘湖,以灌九鄉,至今民賴其利。祀宦祠。”
道光本楊氏宗譜資料翔實記錄了楊時的一生:在地方,“皆有惠政“;在朝時,敢于犯顏直諫,反對割地求和,支持李綱復出抗金;他培養了包括朱熹在內的大批理學子弟,其學術思想還傳入了朝鮮等國……愛國恤民,剛直不阿,學識淵博的形象躍然紙上。
據了解,提供宗譜資料的楊道淼是江西人,幾個月前來蕭工作。他從《蕭山日報》上得知“湘湖徵集湘湖名人的資料”,于是,主動聯係湘管會。據楊道淼介紹,楊氏宗譜由他們家族世代相傳,始修于元代,後又在明朝和清朝的道光和光緒年間多次修訂。他說:“作為楊時後人,見到美麗的湘湖,我感到很激動也很自豪。” 據悉,在“鄉賢館”等湘湖啟動區塊二期工程中,與湘湖有著淵源的歷史名人、人文風俗都將亮相。楊時作為“母親湖”的開發者,更是主角之一。
(來源:蕭山網-蕭山日報)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