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彭氏宗祠及居石侯公祠

  時間:2006-05-24 15:20    來源:     
 
 

 

  彭氏宗祠及居石侯公祠----上水廖萬石堂屬於廖氏家族所有,是香港現存最完整的古跡之一,建於清朝乾隆16年(即1751年)。18世紀時,廖族的勢力非常龐大,科舉及第的族人有47人之多。

  廖萬石堂之所以得名,可追溯至宋代。相傳,廖氏的遠祖廖剛,父子五人都是高官,每人官祿兩千石,合共就是「萬石」,後人為紀念先祖,所以將祠堂命名為廖萬石堂。

  廖萬石堂是三進式的建築物,灰塑、木刻、壁畫、泥塑等比比怕是,題材多為傳統吉祥圖案。屋頂以瓦鋪蓋,由雕刻精緻的梁架及鬥拱承托,下面則以石柱和木柱支撐。祠堂內的佈置極為考究,從中可了解當時居民的生活情況,更可窺探大戶人家建築的氣派。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位於粉嶺北便村,于明朝萬曆初年(1573年)建成。清朝道光年間,國學士彭步進見宗祠日久失修,於是與村中宗族兄弟集資,在道光廿六年(1846年)委託風水先生選擇吉日,將宗祠移建至北便村現址。該祠堂曾于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後來又在1979年重修。

  每年的二月初二,彭氏族人都會在宗祠內舉行春祭盛典,向歷代祖先一盡追報之孝。由1979年起,宗祠內的部分地方改建成為「粉嶺幼稚園」,為村內的年幼子弟提供學前教育,近年「粉嶺幼稚園」已經關閉。

  居石侯公祠

  居石侯公祠位於上水河上鄉,是河上鄉侯氏的家祠,相傳是侯居石所捐建,于清朝乾隆27年(1762年)落成,供奉河上鄉歷代祖先,亦是村民聚集聯誼的地方,並於1987年被列為法定古跡。

  該祠用珍貴的紅粉石疊砌門墻,祠堂的橫樑和鬥拱飾以精緻雕刻,還有石灣制的瓷□和獅子裝飾,甚富傳統色彩。祠的後廳曾作學校用途,教育鄉內的兒童。

(來源:中國古玩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