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福州羅家與臺灣的歷史淵源

  時間:2007-05-31 16:51    來源:     
 
 

 

  福州羅家祖先係春秋時代羅子國人(即今湖北襄陽一帶)。中原戰亂,先人羅珠南遷,漢惠帝時羅珠奉命駐紮九江郡,在此繁衍後代。875年——879年期間(唐朝符期間),因黃巢起義,羅家一支遷入福建南平,其後代遷往寧化連城。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羅氏一支又從汀州府遷入閩侯(今福州)先在水部門外碼頭附近居住,傳到羅必達(羅豐祿祖父)時,遷入福州市鼓樓區南營。羅必達與其弟羅必魁是軍人出身,清朝嘉慶年間,曾受清政府派遣,進駐臺灣,開始了與臺灣的歷史聯繫。

  羅必達(號劍門),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出生,23歲後歷任撥額外外委,經制外委,本營千總等職。1817年(清嘉慶二十二年)任臺灣鎮標中營守備,在平定臺灣戰亂建功。1834年(清道光十三年)戰死在臺灣夙山縣。羅必達胞弟羅必魁(號杏園),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出生。27歲入撫標左營伍。後任補左營經制外委,本營把總督左營千總,撫標右營守備。1822年(清道光二年)10月,張丙滋事,必魁奉命率兵赴臺與必達部隊聯合向張丙部戰鬥,打敗張丙。

  福州羅氏家族(新梅宗係)堂兄弟多人于20世紀40年代先後帶眷屬隨企業遷住臺灣。當時在臺灣囊螢映雪,篳路藍縷。以後在臺灣任職成家的有:羅孝佶,1903年出生,北平財政專科學校畢業,曾任黃河水利委員會會計,1949年隨兵工廠到臺灣,任兵工廠會計處少校,享年92歲。妻端木兆珍,福州高級女子師範學校畢業,隨夫赴臺,生有三子一女,夫婦皆安葬臺北市龍崗墓園。現全家有19人居臺。孝佶長子超前,1963年臺灣中正理工學院畢業,1969年留學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獲電子電腦科學碩士學位。曾任國立政治大學講師,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副研究員,陸軍少將處長,1995年從陸軍少將副主任退休,目前在原單位擔任顧問;孝佶次子坦前,現在高雄市圖書館工作;孝佶三子勝前,現任臺灣高雄海關關務佐。孝佶堂弟羅孝武,1915年出生,1936年福州馬尾海軍學校輪機班畢業,後升為海軍上校,隨軍赴臺從臺灣海軍退役後,在臺灣商船任輪機長。現全家有子孫三代18人在臺灣就學和任職:其長子繩前,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在臺灣中央通訊社工作,其次子展前、三子紹前均畢業于臺灣高雄海事專科學校,分別在臺灣長榮海運公司任經理和輪機工作;其女琋前,臺灣實業大學畢業,任臺灣電力公司主任。孝佶堂弟羅孝華,1920年出生,上海滬江大學建築系畢業,臺北中華工程公司工程師。妻王萍,臺北東吳大學畢業,臺北空軍總部工作(均已退休),生一子一女:子真前在臺灣出生長大,美國麻省東南技術學院研究所畢業,現任美國英特爾高級工程師;女美前,臺灣關渡基督書院畢業,現任臺北卡夫食品公司會計,均已成家生兒育女。孝佶堂弟羅孝堪,1922年出生,1945年赴臺謀生,在臺灣第一商業銀行總行任研究員兼科長,半個多世紀後,孝堪已是古稀之年,返榕尋找到親兄弟,歡聚一堂,在福州購置房産,娶福州婦女為老伴,年年來往于海峽兩岸之間過著休閒清靜的生活。

  羅孝逑係羅豐祿嫡孫,1922年生,廈門大學土木係畢業,1948年隨工程公司赴臺參加臺北、基隆、高雄、臺南等地市政和港口建設,與澎湖姑娘成親在臺灣成家立業,自蓋樓房,全家有16人口,1999年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78歲。在福州的親兄弟孝述、孝遵、孝逞夫婦、孝逵夫婦奔喪赴臺,遍訪親緣,看望羅家在臺諸宗親、姻親抵掌而談。羅孝衿係羅豐祿長孫女,1917年生,1948年赴臺參加網球比賽滯臺,在臺灣成家,享年73歲。現在臺灣的福州羅氏宗親和姻親有百餘人之多。

  福州羅氏(新梅宗係)家族先祖多為軍人,從羅豐祿起,成為外交世家,也是海軍世家,他們沿襲家族傳統,在清朝、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出任外交職務的有:清末駐英、意、比三國欽差大臣的羅豐祿,民國時期駐丹麥公使的羅忠詒,駐新加坡領事的羅忠堯,駐倫敦副領事的羅忠誠及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雙語翻譯家,駐聯合國參贊的羅旭等。同時羅豐祿從馬尾船政學堂畢業後開創了羅家海軍世家,其中有:海軍宿將羅序和,他畢業于天津水師學堂,留學美國,畢生服務於中國海軍,官至海軍部軍需司司長,海軍少將軍銜,羅忠海畢業于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曾任海軍部科長,代理司長等職;羅忠寅曾任海軍總司令部經理處少校;羅忠敏福州馬尾海軍學校畢業,任馬尾海軍副官等。出任外交職務和在海軍任職的有三十多人之多。

  在臺灣宗親中,多有學習海事擔任海運工作,後來多任職于建築、電力、海關等部門。改革開放後,在臺羅氏宗親繫念家鄉,經常往來鴻雁,羅豐祿嫡孫羅孝逑曾于1989年率臺灣網球隊返榕參加海峽兩岸網球比賽,切磋球藝,取得很好的影響。羅超前與夫人張亦秋,胞姐羅江生,臺灣商船輪機長羅孝武攜眷及建築工程師羅孝逑父子等,在1998年從臺灣回到福州南營,認祖歸宗,參拜祖宗牌位,瞻仰前賢,緬懷老一輩的豐功偉績。參加《豫章福州羅氏族譜》首發式,會見半個多世紀末見面的宗親而潸然淚下,怡情悅性。羅孝武還在福州購置房産,每年都返榕會親,會見現仍居住在南營的親兄97歲的羅孝洛,96歲的羅孝珪。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