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國圖發現了一部由現代著名作家周作人先生生前曾經收藏的魯迅家譜《越城周氏支譜》。
《越城周氏支譜》,編號20號,6集,共有6冊,清周以均撰,清周錫嘉編訂,清光緒3年(1877)寧壽堂木活字本。始遷祖周逸齋,明正德間徙居越城竹園橋。禮集為序、譜例、淵源考、周敦頤至吳江周德之世系表,樂集載逸齋以下世系表。此為魯迅家族之譜,因修于魯迅出生之前,故譜中僅載有魯迅、周作人的父親周鳳儀。據了解,該家譜當時僅印二十部,編號由周氏子孫收藏。此書分禮、樂、射、禦、書、數六集,述周氏淵源、世系、世表、家傳等,考據精當,史料可靠,文筆。該家譜有書套,上有周作人“越城周氏支譜,14世作人謹藏,民國廿七年壬月六日題簽”。

據首都圖書館線裝書局于1996年影印的《越城周氏支譜》有關資料介紹,民國20年(1931年),著名藏書家馬隅卿先生曾于北京寶倫堂購得此譜第6號,並捐給當時孔德學校入藏(現藏首都圖書館)。書內有魯迅族伯周鏗鳳(字憶農)親手增訂墨跡,書前有周作人1931年親筆題字,對此書源流真偽,述之甚詳。另據《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可知,上海圖書館也收藏了一套《越城周氏支譜》。至今為止已經發現了3部《越城周氏支譜》,而筆者發現的周作人所藏的《越城周氏支譜》,尤為珍貴。書內印有“會稽周氏”“會稽周氏鳳皇磚齋藏”等藏書印章。至於周作人所藏的家譜為何會入藏國圖,至今仍是一個謎,希望有知情能提供線索。
該家譜記載了從周逸齋到魯迅、周作人父親周伯宜的詳細譜係,也記載了從周敦頤至周澳、周德、周完一的譜係和行傳。周澳與周逸齋之間的譜係不明,故未載,這成為魯迅、周作人與周敦頤的具體代數無法計算的瓶頸口。 周澳,號楮齋,字希衡,生於宋末景定四年(1263),宋亡時只有15歲,原住諸暨南門,元至元年間貢舉,配胡氏生一子名德(行壽一)。周澳因故謫山陰白洋巡檢司,入贅山陰溫瀆俞氏,俞氏生子三,澳遂居山陰為周橋始遷祖。周德常去吳江經商,後入贅吳江張氏,開族爛溪,六傳有明吏部尚書周用。
目前根據周國屏先生所撰《五千年周氏家世》考證,周恩來為周敦頤33代孫。因為過去周恩來曾説他比魯迅晚一輩,果如其然,魯迅應該為周敦頤的32代孫。只可惜目前仍未找到周澳與周逸齋之間的可靠譜係,魯迅與周恩來同為周敦頤後裔沒有什麼問題,周澳也為魯迅與周恩來的共同祖先,也基本可以確認。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