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眉山蘇氏名人

  時間:2006-06-21 10:49    來源:     
 
 

  

  蘇杲(西元944年——994年), 生於晉少帝開運元年,卒于宋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歲。蘇序之父,蘇洵的祖父,蘇軾的曾祖父。娶妻宋氏。《湛淵靜話》載:“眉州蘇先生杲,老泉之祖,輕財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歲兇,賣田賑濟其鄉里。逮秋熟,人將償之,終憐之,屢辭不受,久致破業,厄于饑寒;然未嘗以為悔,而好施益甚。”蘇杲以曾孫蘇轍登朝贈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國太夫人。

  蘇序(西元973——1045),生於宋太祖開寶六年,卒于慶曆五年,享年七十五歲。蘇序是蘇杲九個兒子中唯一倖存者。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稱蘇七君。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蘇澹、蘇渙、蘇洵。蘇洵《族譜後錄下篇》載:“先子(序)少孤,喜為善而不好讀書。晚乃為詩,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數十年得數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鄉閭子孫畋漁治生之意,皆見於詩。”曾鞏《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序)墓誌銘》:“為人疏達自信,持之以謙,輕財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蘇序因蘇渙登朝贈大理評事,後累贈職方員外郎,夫人史氏,贈蓬萊縣太君。慶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縣修文鄉安道裏先瑩之側。

  蘇邁(1059——1119)字伯達,蘇軾長子。蘇軾前妻王弗生於眉山。邁歷任饒州德興尉、房州軍事推官、知河間縣令。1094年,蘇軾貶官嶺南,邁居宜興。軾卒,邁居潁昌。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罷歸潁昌,卒年約六十歲,葬郟縣。娶妻石氏(中書舍人石昌言孫女),生二子:簞、符。女一:阿巽,嫁范石祿之孫范潩。

  蘇遲,字伯充,號涌泉先生,蘇轍長子。小名梁,生年不詳,卒于紹興二十五年(1115),享年約八十歲。娶妻梁氏(宋狀元梁顥之曾孫)。紹聖元年(1094)蘇遲留居潁昌。蘇轍晚年閒居潁昌同蘇遲頗多唱和。建炎初,累官尚書右司員外郎,直秘閣,知婺州(今浙江金華),有政聲,婺州父老為立碑祠。後召為中書門下檢正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集賢殿修撰,知處州。權刑部侍郎,權工部侍郎。紹興五年告老,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葬南溪靈洞山。

  蘇適(1067——1122年)字仲南,小名羅。生於治平四年眉山老家。娶妻黃氏,為龍圖公黃寔之女。以蘇轍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後改陳州糧料院。蘇轍北歸,蘇適復出守太常寺太祝。黨禍復起,罷、領宮祠六年。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墳。後監西京河南倉,授信陽軍司錄事。中山帥趙公述薦判廣信軍,卒于任,年五十五歲。生男:籀、范、築。

  蘇遠(又名蘇遜)字叔寬,又名虎兒。隨父蘇轍至雷州。娶妻黃氏,也是黃寔之女。大觀元年,蘇遠出監淮西酒,曾回蜀通判瀘州潼川府。卒于靖康元年(1126),年僅四十八歲

  蘇過(1072——1123年)字叔黨,後妻王閏之生於杭州。蘇軾貶嶺南,蘇過一直隨侍身邊。蘇軾去世後,蘇過閒居潁昌十年。40歲時出監太原稅,三年後知偃城縣,1123年權通判中山府,卒于鎮陽(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歲。娶妻范氏,范鎮孫女,范百嘉之女。蘇過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亦能書畫。蘇軾把他的畫與文可的畫相提並論:“老可能為竹寫真,小坡今與石傳神。”宋徽宗曾宣召蘇過入宮作壁畫。葬于河南郟縣。生男七人:籥、籍、節、笈、簟、篴、竺;孫男二人:嶠、峴。

  蘇符(1086——1156年)字仲虎,蘇邁之妻石氏所生,蘇軾之孫。蘇符自幼力學,負大志,隨侍蘇軾十五年。蘇轍去世,以遺恩授假將仕郎。後改宣教郎,擢國子丞,改司農丞,遷倉部職方外郎,知蜀州(今崇慶)。紹興五年,賜進士出身,除尚書司勳外郎,起居郎,中書舍人,試給事中,充賀金正旦使,攜陷金之蘇過孫蘇嶠、蘇峴歸宋。十年,權禮部尚書。十二年,提舉江州長太平觀,除知遂寧府。十六年,復敷文閣待制,乃還蜀,以後就再未出川。二十六年七月丁未卒,享年七十歲。有制誥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特贈左中奉大夫,累封眉山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蘇符娶妻王氏,一子蘇山倖存。

  蘇箕(1088——1150年)又名蘇紹箕,字嗣良,號晴川,蘇迨之子。生於廣東南雄珠璣巷。二十歲入武舉,歷經抗金,為宋高宗南渡護駕,官至太尉。後岳飛遇害,便以傷殘為由回鄉養病。紹興二十五年,蘇紹箕卒于白雲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嶺側,享年六十二歲。墓前建有碧江蘇公祠。

  蘇嶠,字季真,蘇過長子蘇籥之子。曾為江東從事,湖北憲曹司屬官,右朝奉郎,尚書吏部員外郎;歷諫省,給事黃門,待制顯謨閣。乾道九年,宋孝宗曾作《禦制文忠蘇軾文集讚並序》賜蘇嶠。序雲:“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蘇峴(1018——1183年)字叔子。蘇籥之子,蘇嶠之弟。蘇迨繼室歐陽氏生一子無後,蘇峴過繼于蘇簣。蘇峴初為海陵縣丞,後為太常寺主簿,知邠州,福建轉運使,秘閣修撰等。淳熙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歲。蘇峴娶曾氏(宰相女),贈 人。生男六人。蘇峴學有家法,喜作詩,有《綺語編》三卷。葬于宜興縣芙蓉山南平原上,曾夫人同葬於此。

  蘇遲,字伯充,號涌泉先生,蘇轍長子。小名梁,生年不詳,卒于紹興二十五年(1115),享年約八十歲。娶妻梁氏(宋狀元梁顥之曾孫)。紹聖元年(1094)蘇遲留居潁昌。蘇轍晚年閒居潁昌同蘇遲頗多唱和。建炎初,累官尚書右司員外郎,直秘閣,知婺州(今浙江金華),有政聲,婺州父老為立碑祠。後召為中書門下檢正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集賢殿修撰,知處州。權刑部侍郎,權工部侍郎。紹興五年告老,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葬南溪靈洞山。

  蘇適(1067——1122年)字仲南,小名羅。生於治平四年眉山老家。娶妻黃氏,為龍圖公黃寔之女。以蘇轍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後改陳州糧料院。蘇轍北歸,蘇適復出守太常寺太祝。黨禍復起,罷、領宮祠六年。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墳。後監西京河南倉,授信陽軍司錄事。中山帥趙公述薦判廣信軍,卒于任,年五十五歲。生男:籀、范、築。

  蘇簡,字伯業,蘇遲長子。以祖恩補承務郎。宣和初調鄭州司刑曹,監華州錢監,改京兆府漕。居婺州。建炎年間,充江浙制置書寫機宜文字,通判宣州,饒州。除守嚴州,知處州,直秘閣,帥廣東,轉朝議大夫,封眉山縣男。升直徽猷閣,尋除直龍圖閣。帥洪州,轉中散大夫,復龍圖閣致仕。乾道初,封中大夫。乾道二年卒,贈少保。有《山堂文集》二十卷。

  蘇籀,字仲滋,蘇適長子。蘇轍歸潁昌至去世,蘇籀隨侍九年。後以祖蔭官陜州儀曹椽,太府監丞、將作監丞、參議會稽,請祠歸卒。終年當在六十五歲以上。著有《雙溪集》十五卷、《欒城遺言》一卷行世。

  蘇諤,字伯昌,蘇遲之孫,蘇簡長子。以蘇遲恩,初任浙東帥屬,知臺州仙居縣,知柳州、邵州、韶州。除寧國通判,直秘閣,遷江西提刑。後奉祠、卒官,贈朝議大夫,累贈至政議大夫。有《拙齋集》。

  蘇詡,蘇適之孫,蘇籀之子。宋孝宗淳熙六年權知筠州,曾刊家藏本《欒城集》。又刊其父蘇籀的《雙溪集》。

(來源:新華網眉山頻道)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