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歷代王姓名人簡介

  時間:2006-04-25 17:25    來源: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活在西元前1世紀下半葉。字嬙,晉人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妃,又作明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人。元帝時被選入後宮。竟寧元年(前33)入匈奴和親。在匈奴幾十年,結束了長期以來漢同匈奴之間的戰爭局面,起到安定邊疆,增進民族團結的進步作用。

  王莽(前45-後23),新王朝的建立者。西元8-23年在位。字巨君,漢元帝皇后侄。西元8年代漢稱帝,國號新,西元23年在綠林軍攻入長安時被殺。

  王充(27-約97),東漢思想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少時受業洛陽太學,師事班彪。歷任縣、郡功曹,州從事、治中等職,後辭官家居。漢章帝曾特詔公車徵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學上認為物質性的“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應説。在倫理思想上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主張人性有善有惡,但強調人性可以通過教育而改變。王充是先秦以後對中國古代邏輯有貢獻的思想家,他較全面地闡述了論證問題,提出基本論證規則是:切忌“失之所對”,偷換概念,轉移論題;不能“首尾相違”,自相矛盾;要文顯言明,“言無不可曉,指無不可睹”。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僅存《論衡》。其思想對以後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很有影響。

  王符(約85-162),東漢哲學家。字節信。安定臨涇(今甘肅鎮原)人。一生未仕,隱居著述。在認識論上反對聖人先知説,強調“國以民為基”。在經濟方面提出富民説,認為農、工、商各有其本末,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影響很大。著有《潛夫論》等。

  王祥(184-268),晉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字休徵。漢末,隱居廬江(治今安徽舒城)二十年。後任溫(今河南溫縣西南)令,累遷大司農、司空、太尉。晉代魏,官至太保。事後母孝,民間有王祥臥鯉求冰故事。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後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真跡無存,唯有唐人雙鉤廓填的行書《姨母》、《奉橘》、《喪亂》、《孔侍中》及草書《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長于文學,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右軍集》2卷,見於《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曾任中書令,為新安公主駙馬。自幼隨父學習書法,後又師法張芝草書,形成自己獨特書風。擅長各種書體,尤精於行草書,書風筆跡流澤,婉轉妍媚,為世人所重,與其父並稱二王。書法墨跡傳至今日的有行草書《鴨頭丸帖》、《中秋帖》、行楷書《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王通(584-617),隋哲學家。字仲淹,門人私謚曰“文中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點則為儒學。著有《中學》,亦稱《文中子》。

  王勃(650-676),唐文學家。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初唐四傑”之一。其詩風格較為清新,其文以《滕王閣序》較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維(701-761,一作698-759),唐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家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王維詩多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閒居生活中閒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技巧很高,頗為後人所推崇。王維精於繪畫,能將詩歌與繪畫相互溝通,被蘇軾譽之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作人物、佛像,尤以水墨山水為人稱許。王維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的美稱。歷代編注其集很多,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後附文集4卷)是現存最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較好的注本。

  王建(約767-約830),唐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微寒。大歷進士。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著有《宮詞》一百首。有《王司馬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川先生。慶曆進士。神宗熙寧二年(1069)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復相後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于熙寧九年第二次辭相,從此閒居江寧府。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在哲學思想方面是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洪范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散佚。文章以論説見長,列于唐宋八大家。詩歌方面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現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周官新義》殘卷等。

  王詵(1037-?),北宋畫家。字晉卿,太原(今屬山西)人,居開封。妻英宗女蜀國公主,為駙馬都尉。家有寶繪堂,收藏曆代書畫。工詩詞,善書法,尤精山水。有“不古不今,自成一家”之評。

  王恂(1235-1281),元代中山唐縣(今屬河北)人。字敬甫。精通歷算之學,與郭守敬等編制《授時歷》,提出“招差法”及“弧矢割圓術”等。

  王冕(1287-1359),元畫家、詩人。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出身農家,幼時曾牧牛,勞動之餘讀書習畫,年輕時曾熱衷功名,屢次名落孫山,遂絕意仕途,浪跡江湖,遊歷大江南北。擅竹石、篆刻,尤工墨梅,師法仲仁和尚、揚無咎,加以發展,其梅枝幹遒勁,花或疏或密,蕊萼錯落分佈,花朵或圈或點,皆以水墨為之,得梅花之韻致風骨。有《墨梅圖》、《南枝早春圖》傳世,著《梅譜》,闡述畫梅理論。善詩,多表現人民生活疾苦和揭露權貴的腐化與驕奢,以及追求清高,不逐時俗等。著《竹齋詩集》四卷。

  王實甫,元雜劇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與生平事跡不詳。創作活動大致在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編撰雜劇13種,只有代表作《西廂記》與《麗春堂》傳世,《販茶船》、《芙蓉亭》各傳曲文一折,余則散佚。

  王守仁(1472-1529),明思想家。初名雲,字伯安。因築室于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侯,謚文成。在哲學方面,他是心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形成陽明學派,在明代影響極大,並流傳到日本。著有《傳習錄》、《大學問》、《陽明先生文錄》等,後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傳世。

  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際思想家。字而農,號薑齋,學者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曾積極組織抗清鬥爭,失敗後到南明桂王的政權中任職,南明亡後,更名隱居,潛心著述。學術成就很大,對天文、數學、地理、曆法都有所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國近代産生了很大影響。遺著總稱為《船山遺書》,有100多種,主要有《張子正蒙注》、《讀四書大全説》、《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通鑒論》等。

  王翚(1632-1717),清畫家。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出身繪畫世家,幼承家學。擅山水。其畫筆墨功底深厚,長于摹古,幾可亂真,但又能不為成法所囿,在四王中比較突出。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後人稱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圖》(與楊晉等人合作)、《秋山蕭寺圖》、《虞山楓林圖》、《秋樹昏鴉圖》等傳世。

  王國維(1877-1927),近代學者。字伯隅,又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1901年秋赴日留學。不久以病歸,相繼在南通師範學堂及江蘇師範學堂任教,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次年任學部總務司行走。1916年回到上海。1923年被召為廢帝溥儀充南書房行走。1925年被聘為清華研究院導師。1927年6月2日在頤和園投昆明湖而死。王國維一生著述甚豐,其功力之深,治學範圍之廣,對學術界影響之大,為近代所僅見。其主要著作結集為《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

  其他王姓名人有戰國秦將王翦;神話人物王喬;漢初大臣王陵;東漢大臣王允,文學家王逸、王粲,辭賦家王延壽,水利學家王景;西漢辭賦家王褒;三國魏經學家王肅,玄學家王弼;魏晉間醫學家王叔和;東晉“竹林七賢”之一王戎,大臣王導;西晉大臣王衍;南朝齊目錄學家王儉,文學家王融,書法家王僧虔;唐詩人王績、王昌齡、王之渙、王灣、王翰,畫家王洽,醫學家王冰,數學家王孝通;五代開閩之祖王潮、王審知;北宋詩人王令,文學家王禹偁,針炙學家王惟一,畫家王希孟;南宋名將王堅,經學家王柏,學者王應麟,詞人王沂孫;全真教創立者王重陽;元文學家王惲,戲曲作家王曄,畫家王繹、王淵、王蒙、王振鵬,農學家及活版印刷術改進者王禎,醫學家王好古;明哲學家王艮、王廷相,書法家王寵,畫家王紱,文學家王祎、王九思、王世貞、王世懋;清畫家王時敏,詩人王士禛,書法家王鐸、王文治,文字學家王筠,訓詁學家王引之、王念孫,醫學家王清任等。近現代王姓名人有學者王闿運,琴家王賓魯,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早期工人運動領袖王荷波,革命家王若飛、王稼祥、王震,外交家王炳南,拼音文字提倡者王照,草原學家王棟,作物育種學家王綬,動物學家王家楫,經濟學家王亞南,化學家王葆仁,冶金學家王寵佑,數學家王元,華裔美籍科學家王安,電腦專家王選、作家王統照、王希堅、王願堅、王蒙,語言學家王力,京劇演員王鴻壽、王長林、王瑤卿,揚州評話演員王少堂,畫家王個簃,戲曲史家王季思,電影導演王家乙、王蘋,評話藝人王少堂,音樂學家王光祈,詞曲作家王洛賓,勞動模範王進喜等。

(來源:珠樓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