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  | 研究成果  | 臺灣姓氏  | 尋根圖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譜鉤沉  | 名門望族  | 各姓名人  | 尋根覓親  | 好書共賞  | 常識薈萃
 
 
姓氏故事:贠姓

  時間:2006-12-05 13:08    來源:     
 
 

 

  26歲的贠(音yun)先生是陜西咸陽人。他説,自己中專畢業後在外闖蕩多年,打過交道的人數不勝數,但只有2個人能認出他的姓,其中一個是寧波人。

    這個寧波人早年在北方當過兵,戰友中就有人姓贠。與贠先生初次見面時,他準確地叫出了贠先生的姓,這讓贠先生激動不已,“能念對這姓,實在是太難得了。”

    贠先生來寧波已有3年,現在市區的一家公司當業務員。“全村300多戶人家,只有我和伯父兩家姓贠。”贠先生從小在農村長大,去城市上學工作,許多人與他初次見面,一聽他的姓,連珠炮似的發上兩個問題:“啊,還有這姓?”“你是哪的人?”這幾乎已成了慣例。

    成年後到派出所辦身份證,贠先生的姓氏讓派出所的民警挺為難,這字不認識,拼音沒法打;五筆輸入法又打不出,最後找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用了專門的軟體,用部首湊成贠字。

    伯父的孩子參加自考,為了考試方便,用“員”字代替“贠”。考試時是方便了,結果,每次去領結業證,都得大老遠跑到派出所開張名字證明,這才能領。

    當業務員老要出差跑業務,電話裏跟人家介紹自己,擔心對方聽不懂,幸好,“員”的另一種讀音通“贠”,一聽説是黨員的員,人家又奇怪了,對“員”這個姓又開始疑惑了。

    姓氏奇特帶來的麻煩一度讓贠先生挺懊惱。一發狠,搬來幾大本字典,新版舊版都有,查了半天也找不到。贠先生想,可能還得翻一下《康熙字典》才能找著。

    贠先生一直沒法在電腦上打出“贠”字,直到第一次參加工作,辦室裏一位認真的女職員幫他解除了疑惑。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西安找到的。剛去公司向同事做自我介紹,許多人同樣對他的姓表示了驚奇,但這種驚奇只是短暫的,過後便沒人再問。但是辦公室裏有一個特認真的文員,第二天就跑到他面前,説翻了很多字典就是找不到這字。又過了幾天,她又跑來説,電腦裏能打出“贠”字!“‘贠’字只有全拼輸入法才能打出,而且還得翻上10頁。”剛到寧波工作時,要做檔案,廣州總公司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説,贠先生的姓打不出來,讓他趕緊接電話。贠先生只好在電話裏告訴對方具體的操作步驟。

    姓氏來源考

    據考證:贠和員是一個字,寫法不同,一字多音。當姓氏講時讀y徂n,不讀yu岬n,由伍子胥伍贠(y徂n)而來。

    贠氏源於羋姓。“贠出南洋,與楚同族,顓頊之後。”———見《姓苑》;“南朝宋劉凝之敬慕贠忠烈,改姓贠。”———見《南史》,摘自《姓氏考略》;贠氏以祖輩名字為姓氏,源於伍姓。出自春秋楚國伍贠(後為吳國的相國)的後代———摘自《姓氏考略》。

    贠姓尋源:贠→伍→楚→羋(讀mi米)→顓頊。《三皇五帝之一:皇帝→顓頊(讀zhuānxū,音同“專須”)→帝嚳(讀k徂,音同“庫”)→堯→舜》。

(來源:寧波晚報)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