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湖北〕臺企圓她就業夢 她引臺企建家鄉

  時間: 2009-01-16 09:06     來源: 台灣網     
 
 


  她叫肖娟,今年28歲,高中文化程度,是湖北省谷城縣五山鎮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妹子。6年前,她懷揣夢想,遠赴到廣東深圳打工,憑著勤奮與執著,從一個打工妹成長為一家臺資企業的管理人員。4年後,又在她的極力引薦下,通過動員臺商陳天宇先生,投資500多萬元,在她的家鄉創建了臺企“襄樊新知電子有限公司”,由於她在“以臺引臺、招商引資”方面的突出成績,被視為“回歸工程”的典型,曾多次受到有關部門的表彰。

  她是1998年走進新婚的殿堂,一年後與丈夫有了愛情的結晶。然經過短暫的喜悅後,一個嚴酷的現實擺在了面前,家徒四壁的窘況,嗷嗷待哺的女兒等,猶如磐石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就在2000年11月,她含淚將襁褓中的女兒託付給自己的父母,隻身一人南下深圳打工。在茫茫人海中穿梭,在勞務市場駐足,眼看時間一天天流逝,可工作卻沒有著落,自己身上帶去有限的錢也所剩無幾。即使這樣,她還是到幾家如鞋廠、製衣廠這樣的企業去應聘,結果卻被以各種理由拒之門外。究其因,是自己的個頭和身體單薄瘦弱,給人家的印像是弱不禁風。就在萬般無奈、山窮水盡的時候,她選擇了放手一搏,硬著頭皮走進了一家臺資企業。記得那次應聘面試,碰巧董事長路過人事部,他停下腳步用異樣的目光打量她,憑直覺明白那眼神意味著什麼。果然不出所料,董事長也拿出前幾家公司如出一轍的用人標準。面對無情的“逐客令”,此時她再也顧不上那麼多,抑制不住躁動的心情,硬是從牙縫裏迸出好多天來一直想要説的話:“各位考官,您今天讓我走了,可能會後悔不已,因為貴公司將失去一名最好的員工,而不是模特。”就這一句話,打動了董事長,也讓在場的考官們刮目相看。於是,她有幸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

  從進廠的那天起,她默默無聞地踐行自己的諾言,珍惜這份來自不易的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臟活、累活搶著幹,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她很快從一名普通員工迅速成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工作幹的如魚得水,收入也在逐年提高,同事們無不投來敬佩的目光。按理説,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應該感到知足。可人們哪能知道她還藏著個還未圓的“夢”。與私講,多麼渴望有一天像千萬個家庭那樣團團圓圓,分享天倫之樂;與公講,多麼希望有一天家鄉能有這樣一個現代化的工廠,為更多的兄弟姐妹提供就業機會,使貧脊的山區儘快富庶起來。為實現這個夢,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抓住一個機遇,決不能讓它從手中溜走。

  俗話説得好:“天道酬勤”。就在她苦苦為追尋一個“夢”寢食不安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點亮了希望之光。記得有一天參加完企業的例會,無意間聽説董事長陳天宇先生為擴大生産量,降低生産成本,打算到內地開設分廠,地址初步確定江西,且正處在考察階段的情況後。她想,臺商既然能把工廠建在江西,那為什麼不能建在我的家鄉五山鎮呢?因為從人力資源、投資環境、産品流向等方面,都有其明顯的優勢。僅勞動力成本這一項,就比深圳等地便宜很多,更重要的是通過招商引資能改變家鄉的舊貌。

  那段時間曾多次捫心自問:從山區走出來的她,最掂得出這“貧困”二字的份量,家鄉的面貌多麼需要有人對它進行改變啊。雖然引進一個企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眾手拾柴火焰高”,人人獻出一份愛,為什麼不能出現一個奇跡呢!

  她把引進臺企來家鄉的想法悄悄擱在心裏,利用2004年春節回家期間,向五山鎮政府的姚主任諮詢臺商辦廠的事宜,姚主任熱情地接待她,並代表黨委、政府給予極大的支援和感謝。有了家鄉的厚望與厚愛,更堅定了她的勇氣和信心。想到自己的那個夢就要實現,她顧不上與丈夫、女兒以及家人的相聚相守,顧不上感受新春佳節的歡樂氣氛。短短幾天日子裏,幾乎把整個身心都投放在引進臺企的目標上,從諮詢有關政策到獲取資訊資料,從實地考察廠房到了解交通運輸情況。凡此種種,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準備。由於有家鄉領導的鼎力相助,很快完成了第一手資料。

  憧憬著心中的夢,她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雖然離假期尚有一段時間,依然揮淚告別家人,又急匆匆踏上南下的列車。至於成功乎?失敗乎?沒有多加思索。深信只要努力了,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回深圳上班的日子,每天都在思索自己尚未實現的計劃。直到有一天,利用工作的機會她走進了董事長的辦公室,閒談中她將這次回鄉之行原原本本向老總作了陳述,言畢,鼓足勇氣大膽地向董事長提出在她們家鄉辦電子廠的想法。此時,董事長陳天宇先生臉上頓時露出驚訝的神色,或許他沒有想到眼前這位平時不顯山露水的瘦弱女子,竟然會如此豁達直率,董事長看她非常認真的樣子,就仔細聽了她的詳細介紹。可以看出,他當時對她的介紹還是心存疑慮的。見狀,她便把整理的整套谷城縣外商投資企業優惠條件等相關資料拿給他參閱。看著看著,董事長剛才還緊鎖的雙眉,漸漸地舒展開了。為了徹底打消他的顧慮,便提出由她當嚮導最好到實地進行考察。

  這一招果然奏效。在她的積極建議下,促成了董事長陳天宇先生的谷城之行。他們的到來,立即受到了當地黨委及政府部門的熱烈歡迎。鎮裏主要領導親自陪同,圍繞臺商提出的選址建廠、交通運輸、人力資源等問題,都想盡一切辦法給予妥善的解決。陳天宇先生被家鄉人的真誠所感動,一錘定音,當即拍板就將分廠建在谷城五山鎮。

  早春二月,乍暖還寒,董事長便對她委以重任,回到深圳工廠進行全面學習生産作業流程和各級幹部的管理模式。一個月後,在隆隆的鞭炮聲中,臺企”襄樊新知電子公司“在她的家鄉正式掛牌成立,她也以工廠管理者的身份走進了這家企業。要説深圳是她夢升起的地方,而真正圓她的夢的則是為家鄉引進臺資企業,實現了最有意義的人生價值。

  廠子啟動了,她第一批就接納了200名農村青年,其中70%的都是女性。從2004年建廠到2005年上半年,這是創業最艱辛的日子,由於多種因素所致,企業的生産效率每況愈下,更讓人頭疼的是每人平均産量還不及深圳工廠的四分之一,且因品質不合格導致退貨、積壓和報廢,工廠的信譽受到嚴重的打擊,臺商萌生了撤資的去意,她的工作能力也受到質疑。正在危難的時刻,谷城縣委、縣政府以及鎮裏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工地為她排憂解難,並推薦兩名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幹部到工廠協助工作。工廠也在董事長陳天宇先生的親自指導下,進行了重大人事變動。通過此次調整,工廠終於逐步走上了正軌,實現了扭虧為盈的好局面。如今,産品不僅佔領國內市場,而且還收到國外的訂單,目前,工廠出現了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她的工作得到臺商的充分肯定和賞識,更加堅定了董事長陳天宇先生的投資信心。伴隨工廠日新月異的變化,過去的生産規模已遠遠適應不了形勢發展的需要。就在今年年初,董事長陳天宇先生又作出了驚人之舉,他再次追加投資300萬元,在谷城縣經濟開發園區又徵地20畝擴建新廠。目前,這家公司已正式竣工投産,擁有固定資産已有2700萬元,所生産的産品不僅在國內市場獨佔鰲頭,而且還打進了港澳及臺灣市場,並遠銷到東南亞數國。2007年,她又在各級臺辦的大力支援下,從國家開發銀行申請到1000多萬元的貸款,從香港購進了一條國際最先進的電子生産線,這家企業自主創新的“GaN大功率小型化倒裝封裝白光發光二極體生産工藝,經過專家嚴格評審論證,順利通過湖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成果鑒定,現在已經批量生産陸續打入國內外市場。2008年受國際金融風暴的衝擊,世界經濟全面萎縮,和國內企業出現動蕩不安的不利情況,公司繼續保持良性發展的大好局面,生産産值達到800萬元,上交國家利稅也達80多萬元,面對眼前的一切,肖娟信心百倍,她在想,作為一個打工妹,她的綿薄之力沒有白費,家鄉的人們也不會忘記。此時,她還有好多好多夢想,但最想説的一句話,就是希望在外的谷城老鄉,不要忘記生育養育我們的土地,多為家鄉引資集智,用我們的智慧和力量,把家鄉建設得更多美麗富饒。


  湖北谷城縣委臺辦 劉興華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