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甘肅]想起臺灣

  時間: 2008-12-23 11:02     來源: 中國臺灣網     
 
 

  蘭州城市學院學生孔亞瑋

  想起臺灣,便想起島上的詩人們。

  彌漫的朔風,攪起漫天陰霾,哀怨的目光,愁殺歷史的風狂雨落。胡烏啾啾,千里狼煙,渴飲夜露,饑餐沙礫。悲壯的詩篇訴說不盡山河破碎的憂患;啼血的淚珠,洗刷不了神州陸沉的屈辱。一頁沉重的歷史,譜寫著戰爭,譜寫著災難。深埋著壯志與悲憤,光榮與恥辱。凝聚著忠誠的歌與哭,深摯的愛與恨。

  想起臺灣,總想起鄭成功南下的故事。

  遙想當年,成功奉命出徵,血雨腥風的海上,帆影幽遠,船隊迤邐,富麗堂皇的儀仗,睥睨群雄的氣魄,昭示著泱泱大國的皇家威嚴,奉使不辱的故事,從此成為千古絕唱。誰能忘記!在荷蘭蠻夷之城,在野蠻之族,茹血吃氈,鼠食果腹;鴻燕傳書,感天動地。鄭成功身陷囹圄,忍辱輾轉,兩往兩迫,視死如歸。每想起這些,就想起我們民族鐵骨錚錚的好漢,就想起我們民族那永不滅的精神支柱!

  想起臺灣,總想起那些默默無聞的生靈。

  連年的戰亂,滾滾的硝煙,多少人無家可歸,多少人在忍受著饑餓寒冷的痛苦,多少人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看見了嗎?衣衫襤樓的孩子朦朧的淚眼,同一片藍天下,為什麼,在另一塊土地上,卻上演著慘無人道的罪惡。茫茫澣海間,海峽岸邊,纖夫傾斜著身軀,匍匐,喘息,沉重的纖繩深深勒入肉里,灼熱的烈日炙幹了汗滴。纖繩斷了,又續上了,腳印沒了,又復現了……從一個驛站到另一個驛站!于是你的身軀,躋身于世界畫廊,你的號子,飄蕩于音樂的殿堂。

  想起臺灣,總想起那些開拓者流浪的身影。

  侵略者欲壑難填,戰爭的旌麾一次次指向海峽兩岸。于是一批批戎邊將卒,一批批罪犯,一批批使者,商賈,統統被發落到東南邊垂,成為屯墾拓荒的士兵。家在千里之外,中間永遠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海峽,插翅難回,落了戶。從此,東南那個小島上有了人民,在貧瘠荒蕪的土地上,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繁衍自己的子孫,墾殖這塊屬于中國的土地。

  那不可一世的王朝,眨眼之間被掃進歷史的墳墓,小島淪陷了,甲午割臺,祖國母親的心在滴血。沿溯歷史的河流而上,無數次墾荒,無數次遺民悲愴的靈魂,蒙受著塵垢。抗爭的身軀開拓處女地,那些在絕境中不甘沉淪,不甘失敗的靈魂!面對冷落,面對蔑視,他們割舍相思,篳路藍縷,在人煙稀少的荒島上,在戰骨紛疊的廢墟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荒島戈壁上有了綠洲、人家、牛羊,海峽兩岸有了希望、色彩、生機。島上的風,因他們的存在,而有了樂章,如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向世人相告生存的頑強。

  想起臺灣,總想起那一件件賞心樂事和不朽的輝煌。

  江山如畫詩意酣暢,轟隆的鐵牛梳理著田野的歌喉,翻卷出豐收的喜悅與歡唱。貧油的島上拱起鋼鐵的脊梁,石油井架聳立在沙海中驕傲的守望,一座座彩虹跨越岸旁!兩彈的紅雲刺破天穹,一顆顆衛星邀遊太空,還有那人民的軍隊威武雄壯,捍衛祖國的江山鐵壁銅牆!

  五十九個春秋,人民駕馭改革的春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跨越我們的未來,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勃發出震驚世界的力量,光榮和自豪煥發出輝煌的容光。在兩岸和平統一的呼聲中,在十七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領導

  中國走向新的輝煌。

  想起臺灣,總憧憬著她的未來。

  穿越于五千年悠悠歲月和五十九年繽紛花季,海峽兩岸人民的心中凝結了一個主題:祖國母親!五千年的蘊含和積淀,五十九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可以說:“我們要和平,我們要統一”。改革開放的呼聲,築起—座和平統一的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輝煌的紀元,用蒼勁的大手,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兩岸人民自豪的指點江山!苦難的母親,擦去滿眼的淚花,由衷的歡暢!祖國豪邁的走向了繁榮富強!


 
編輯: 賀晨曦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