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澳門日報:三通啟動滿月 兩岸民眾距離更近

  時間: 2009-01-19 15:45     來源: 台灣網     
 
 

  《澳門日報》近日發表社評説,海峽兩岸“三通”正式啟動剛好滿月,中國人最為重視的春節又將臨近,兩岸旅遊迎來直航後首個高峰。大陸各地赴臺旅遊出現井噴之勢,島內赴大陸旅遊者也人如潮涌。直航為海峽兩岸民間往來開闢了更加便利的通道,兩岸民眾的距離更近了。

  儘管受金融危機影響,臺灣經濟陷入低迷,但兩岸直航的利好對臺灣旅遊業的刺激作用正逐步顯現,旅遊業將成為臺灣二○○九年最景氣的行業之一。目前大陸各大旅行社接受的春節赴臺遊報名統計,僅上海一地,中青旅、國旅和上海錦江春節期間將組織四十九個團總計逾一千四百人赴臺旅遊。在遼寧大連,春節期間的臺灣遊報名也已滿員,甚至連轉機去臺灣的旅遊團也沒有名額了。廣東相關旅行社目前春節臺灣遊的團隊已經全線爆滿,其中包括不少去臺灣與親人團聚的“家庭式包團”。福州——臺北直航航班十五日迎來了節前臺胞返鄉高峰,福州——臺北直航航班變成了臺胞返鄉過節的“專機”。

  社評指,直航讓兩岸往來更為便捷,將使大陸觀光客成倍增長,助推臺灣觀光業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取得發展,為遭遇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旅行社帶來了新的商機。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姚大光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兩岸人員交流交往可望從目前每年五百萬人次增至一千萬人次,大陸觀光客的人數也有望出現大幅度增長。

  雖然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但大陸游客帶給臺灣經濟的利好效應正在顯現。不僅旅行社,臺灣的飯店、特色産品商店、遊覽車公司等也都從大陸游客赴臺遊中大大受益。大批大陸游客入島,使臺各縣市街頭有了新的景觀,商業區、大型商場人氣大旺。與往年不同的是,除了本地人掃貨迎新外,還多了大陸游客加入購物大軍。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時能聽到不同於臺灣口音的大陸普通話或方言。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大大增加了臺灣旅遊的顧客群,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市場相比,大陸游客數量大得多,加上文化、情感上的親近感,潛在市場很大。

  社評認為,較之普通的環島遊,“深度遊”行程安排更精煉,景區遊覽更深入,臺灣各地特色更明顯。最近在廈門召開的海峽兩岸觀光産業交流推介會上,臺灣旅遊業者向大陸游客推介了臺灣四條新規劃的“深度遊”線路,分別為:北臺灣經典六日遊、中臺灣休閒六日遊、南臺灣萬象風情六日遊以及臺灣東部海岸峽榖風情七日遊。臺灣旅遊線路從“環島遊”發展到分區域的“深度遊”,更加凸現臺灣各地的風情特色。比如北臺灣突出故宮博物院中華文化、淡水古跡園區等線路;中臺灣區域,深受大陸游客歡迎的阿里山、日月潭行程安排更細緻;東臺灣線路則以旖旎的太平洋海岸線風光和壯觀的太魯閣峽榖吸引遊客。

  “三通”是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大事。直航既為兩岸同胞的交流建立了空中橋梁,也為兩岸經貿合作開闢了一條便捷通道。直航,利在兩岸經濟,利在兩岸民眾,利在中華民族穩定、和諧、共榮的長久發展。正如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所説,“凡是符合兩岸關係發展需要、符合兩岸同胞利益、符合歷史前進潮流的事情,不管面臨多少困難,遇到多少阻力,花費多少時間,終究會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兩岸要倍加珍惜直接“三通”邁出的這重要一步,繼續推動兩岸“三通”進程,使其不斷朝著全面、雙向,更加便捷暢通的方向發展,不斷為同胞謀福祉,為兩岸創雙贏。

  社評表示,澳門如何因應兩岸“三通”進程,保持兩岸橋梁作用,值得認真探討。日前,抵澳推介臺灣中部旅遊及特産的臺中市市長胡志強表示,臺中應和澳門開通航線,除方便澳門居民遊臺外,還可以吸收珠三角的遊客和臺商。胡市長的建議如能實現,不但利在臺灣中部各縣市,也利在澳門甚至珠三角。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