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和平統一人心所向——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憲梓

  時間: 2009-01-04 09:5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1月2日電 題:和平統一人心所向——訪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憲梓

  新華社記者 朱華穎 孫浩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高度的智慧、寬宏的器量、廣闊的胸襟,將有力地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這一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兩岸關係過去30年的發展,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是一份指導性的、方向性的、前瞻性的綱領性文件,是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指針。”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憲梓2日在此間這樣表示。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之際,曾憲梓2日在香港接受了中央駐港媒體的聯合採訪。他説,未來只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去發展兩岸關係,相信兩岸關係的前景非常美好,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終將成為現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將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對臺政策一脈相承

  曾憲梓説,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開啟了兩岸交流交往的歷程,確立了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他説,從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到江澤民提出的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再到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的四點意見,以及胡錦濤總書記此次發表的重要講話,都貫穿著一個主題,即如何用和平手段實現兩岸統一。

  曾憲梓表示,《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適逢改革開放全面開始,兩岸經濟也隨之開始了大交流、大發展。大批臺商赴大陸投資,帶動了臺灣經濟發展,大陸也因此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順差來源地。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經濟基礎。

  曾憲梓説,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取得巨大成就。經濟上,兩岸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展現出共贏的局面;在人員交流上,從民間發展到政治人物的往來,從過去基本為臺胞單向赴大陸發展到如今兩岸民眾的雙嚮往來;兩岸民眾期盼多年的直接“三通”也終於實現。這一系列成就為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進程創造了實質條件。

  曾憲梓表示,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顯示了祖國大陸對臺灣同胞的善意、誠意。如只要民進黨改變“臺獨”分裂立場,大陸願意作出正面回應;在國際空間問題上只要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岸可以務實協商作出合情理的安排,此外祖國大陸還一直為廣大臺胞在海外提供各種幫助等,這些都充分顯示了大陸不計較過去,一切為了兩岸和平發展,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寬廣胸懷。

  順應兩岸民心民意 構建和平發展框架

  曾憲梓對胡錦濤總書記所講的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印象深刻,認為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他説,胡錦濤提到的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定和平協定,竭力避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等,無一不表明大陸的極大善意和寬容。這充分體現了祖國大陸為維護臺海和平,為中華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化解兩岸敵對狀態,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良苦用心。

  曾憲梓説,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攜手共同求和平,謀發展,那麼祖國和平統一的最終實現將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曾憲梓表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過去上百年間,中華民族總是被動挨打、受人欺淩。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陸迅速擺脫貧窮落後局面,走向富強進步,巨大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在當前金融海嘯衝擊下,大陸經濟相對穩健,大家都對前景充滿信心。這充分説明只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才能讓每一個中華兒女在世界上享有尊嚴,並感受到國家富強帶來的驕傲和自豪。

  曾憲梓説,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進程中,政治經濟不能分離,要相互促進。在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兩岸關係發展出現良好勢頭的情況下,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提出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只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兩岸同胞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共同努力,一起促進兩岸的和平發展,兩岸中國人就一定能繼續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奇跡,並且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編輯: 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