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臺輪船長夏明架見證兩岸直航:盼“三通”盼了26年

  時間: 2008-12-31 11:1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12月30日電(蔡志福 徐國慶)在福建省雲霄縣礁美臺輪停泊點,人們經常看見一位獨臂老人帶領船員搬運巴非蛤上臺輪,他就是臺輪船長夏明架。

  年過六旬的夏明架是臺灣高雄人,祖籍雲霄,從小深受父親影響,對祖國大陸十分嚮往,希望有一天能駕船直駛祖地。兩岸未“三通”之前,夏明架每次都要拐道行駛很多“冤枉”路才能到達祖地。12月15日,為紀念兩岸正式“三通”,夏明架特意從高雄港直航雲霄縣礁美港,他激動地説:“從1983年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我盼‘三通’整整盼了26年!”

  夏明架從小渴望駕船回祖地看一看。15歲時,他成為一名普通船員,但當時兩岸關係尚未解凍,駕船回祖地的願望難以實現。直到1983年,國務院開設沿海臺灣船舶停泊點後,夏明架隨貿易船隻跨越臺灣海峽,第一次來到雲霄縣礁美臺輪停泊點,受到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

  1996年的一天,夏明架長途駕船來礁美港,身體很疲勞,半途中發動機發生故障。在機艙搶修時,他的左手不小心被捲進發動機,失去了一條胳膊。

  作為一名船長,駕駛輪船、搬卸貨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防抗颱風是最基本的工作,但對失去手臂的夏明架來説,無疑這都是一個個很大的難題。當時,他幾乎絕望,甚至打算放棄海産品生意。

  負責臺輪監護管理的列嶼邊防工作站官兵了解到這種情況後,只要夏明架的臺輪停泊礁美臺輪碼頭,他們便主動上前幫忙。邊警們常常用閩南語與夏明架交流,讓他感覺很親切。後來,夏明架決定擴大海産品貿易規模,邀請臺灣數十位海産商加盟。

  從開放沿海臺灣船舶停泊點到“小三通”,從開放“小三通”到“大三通”,兩岸每一次具有歷史意義、可喜的變化,夏明架都有切身經歷。他常説:“兩岸同胞流著同樣的血,講同樣的話,過同樣的節日,我們心裏其實早已‘三通’!”

  “我有兩個家,一個在大陸礁美,一個在臺灣!” 夏明架常常這樣説。他在臺灣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兩個兒子均已長大成人,而他仍堅持為兩岸海産品貿易奔波,並常常以自己的經歷向家人和朋友宣傳“三通”的種種好處。

  夏明架也把礁美港人當成自己的親人。2001年以來,他常常購買一些大米、食用油和學習用品去看望礁美港的孤寡老人和失學兒童,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常年資助那些失學兒童。他説:“這裡的邊防官兵和村民視我如親人,我也視他們為親人。幫助親人是應該的!”

  夏明架還退掉了在對臺接待站租住的房間,把省下來的錢全部用於資助失學兒童。他説:“我住在船上條件也不差,而且每月可以省下300元房租,這些錢可以幫助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當人們稱讚夏明架的愛心行為時,他總笑著説:“身為人父,我知道培養孩子的辛苦,祖國大陸還有許多困難孩子,我要把一些做生意賺的錢捐贈給他們,當作回報社會吧。”

  如今,兩岸直航了,距離拉近了。夏明架每次往返兩岸的時間至少節省了3個小時,也減少了遭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危險。期待兩岸直航的願望實現了,他希望兩個兒子也能在大陸安家落戶。夏明架的大兒子在廈門一家外貿公司當經理,小兒子正在讀臺灣電大機械自動專業研究生。

  26年來,夏明架目睹了兩岸關係的巨變,感到很欣慰。他高興地説:“今年我要和家人一起從臺灣搭直航飛機到廈門,與兒子一塊過春節。”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