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許彩儀:盼望終成為現實

  時間: 2008-12-03 10:11     來源: 福建臺胞之家     
 
 

  金秋送爽,喜訊頻傳,繼2008年6月臺灣海基會江丙坤率團訪問大陸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談之後,11月3日我們又看到了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率領的代表團從北京啟程,跨越海峽、飛向臺北、實現了陳江的第二次會談。此次會談是兩會成立以來,迄今首次在臺灣舉行的兩會最高領導人的談判,更是1949年以來大陸到臺協商的最高層代表,是真正落實協商之默契與互信的一次兩會最高領導人的談判,它為春意盎然的兩岸關係再次送來霞光一片。

  作為居住在大陸的臺胞,這幾日我的情緒一直處於亢奮中,天天鎖定海峽衛視,目光追隨著陳雲林會長的行程,關注著兩岸的協商對話。我知道,11月3日中午,陳雲林一行乘專機飛抵臺北桃園機場,隨後,在具有濃厚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臺北圓山大飯店裏,陳雲林和江丙坤各自邁著輕盈的腳步,張開雙臂,緊緊擁抱在一起。這是兩岸兩會領導人歷史上首次在臺灣相聚,標誌著兩會制度化協商進程中新里程的開始。

  11月4日,臺北圓山飯店,兩岸兩會領導人舉行歷史性會談,兩會就海運直航等四項議題簽署協議,在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難得歷史機遇的大背景下,兩岸關係發展的記錄在一天之中被刷新兩次。這一天,註定成為兩岸關係史上值得記載的日子。屏息以觀,凝眸以視,臺北圓山飯店宴會廳成為了見證歷史的背板。隨著陳雲林與江丙坤在兩會協議上簽字,短短十二分鐘,讓兩岸中國人盼望已久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變成現實,“兩岸三通”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短短的十二分鐘,“大三通”的時代到來了,它的到來將把人們帶入“一日生活圈”,兩岸真正實現了“千里一日還”。我知道,我與兄弟姐妹相約會聚于家鄉澎湖島、踏著海浪、同唱《外婆的澎湖灣》,攜手遊覽阿里山、日月潭的日子已是臨近了。年已古稀的哥哥嫂嫂往返大陸亦可省卻許多行旅的勞頓。

  曾幾何時,我的父母告別家鄉澎湖、飄洋過海來到大陸行醫,由於人為的原因,一條淺淺的海峽,使得兩岸的親人在資訊溝通上幾乎完全隔絕,傳情鴻雁被阻隔;骨肉兄弟正如余光中所説的“我在這頭,親人在那頭”,父親葉落歸根的夢想亦成為枉然。現在兩會簽署了四次協議,企盼多年的“三通”夢想即將實現了,本就是一家的漳臺兩地不僅縮短了兩地的航程,更縮短了兩地人民的“心理距離”,我感謝兩岸兩會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完成盼望60年的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憧憬著不久的將來的家鄉之行。(福建省平和縣退休老臺胞 許彩儀)

 
編輯: 賀晨曦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