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臺灣業界人士:兩岸汽車電子業可合作開拓世界市場

  時間: 2007-11-01 15:5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寧波6月9日電(記者 馮源)“兩岸攜手可以共同打造世界級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中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在此間表示,兩岸汽車電子業可以合作開拓世界市場。

  40多位臺灣汽車電子産業界資深人士出席了8日下午在浙江寧波舉行的浙臺汽車電子産業合作論壇,在此之前他們已經訪問了吉利、吉奧、萬向、東風杭州等當地大型汽車汽配企業。

  羅懷家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大陸去年的汽車産量已經居世界第三位,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在全世界汽車産能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大陸市場蘊藏巨大的商機,這也為兩岸汽車電子業合作提供了有利機會。

  “現在大陸主張自主研發和自創品牌,這使得兩岸汽車電子業有合作機會。”羅懷家説,臺灣汽車電子業産品價廉物美,滿足環保標準,在歐美日市場佔據了穩定的市場份額,因此可以滿足大陸整車生産企業的需求。

  羅懷家建議,兩岸可以共同發展汽車電子及汽車産業,建設全球化的生産基地和物流基地,同時合作開發GPS、汽車音響等汽車選配産品,開拓歐美汽車售後服務市場。

  據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提供的數據,2006年,大陸是臺灣汽車零配件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已經有301家臺灣汽車企業赴大陸投資。臺資汽車及汽配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和福建三個省份。

  生産汽車多媒體設備的怡利電子工業公司是臺灣的一家大型汽車電子企業,目前已經在江蘇、吉林和江西投資成立了三家工廠。公司副董事長陳錫堯表示,臺灣汽車市場經濟規模較小,而大陸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正為臺灣汽車電子業者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更是業者搭上國際車廠體系千載難逢的機會。

  對於兩岸汽車電子業的合作前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腦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戴國駿教授認為,臺灣企業在IC設計方面具有很強優勢,可以與大陸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展開闔作,快速融入市場,汽車電子産品門檻高、認證週期長,通過和大陸企業合作,也能夠縮短産品上市時間。

 
編輯: 齊曉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