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之初,中國軍隊投入兵力為3個師又1個旅、炮兵1個團又1個營、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保安隊2個團,另有海軍輕巡洋艦及驅逐艦10艘、炮艇、魚雷艇20余艘;空軍參戰飛機250余架(兼顧南京等重要地區的空防)。陸軍分為左右兩翼,左翼軍為由京滬警備部隊改編而成的第9集團軍,總司令為張治中。右翼為張發奎擔任總司令的第8集團軍,由蘇浙邊區部隊改編而來。前者在浦西負責掃蕩日軍據點,後者在浦東擔任警戒、支援和配合。這兩個集團軍都屬第三戰區管轄。淞滬會戰剛開始沒多久,中國政府就成立了大本營,以蔣介石為大元帥,編定全國戰鬥序列,將江蘇長江以南(包括南京、上海)及浙江地區劃為第三戰區,以馮玉祥為司令長官、顧祝同為副司令長官。蔣雖任命馮玉祥為主官,骨子裏對其並不信任,故用心腹幹將顧祝同副之,並特地交待"以顧副長官之命令為命令",這樣一來馮的司令長官不過是個空架子,什麼事也管不了。"八.一三"淞滬開戰之後,馮玉祥曾寫了7條遺囑,表明抗戰決心,並不惜準備隨時為國赴死,如今這位昔日叱吒中國政壇的風雲人物有心殺敵,卻無處使力,只好無奈地對別人説,自己上任期間只能做兩件事:"一是任日本飛機來炸,二是作幾首罵日本人的詩",這句自嘲的話,聽來不免讓人覺得無比悲哀。
8月下旬,中國各部、楊樹浦等據點的日軍,新抵達戰場的國民黨軍精銳之師第36師迅速投入戰鬥,在戰車掩護下攻入匯山碼頭,同時空軍再次出動配合,轟炸地面及江上日軍目標。我軍終因裝備低劣、火力不夠威猛,面對鋼筋混凝土築造的工事而一籌莫展。中國僅有的裝甲部隊--南京裝甲團配屬第36師的兩個連戰車既無強大火力保護,又缺乏與步兵協同作戰經驗,反被日軍艦炮悉數摧毀,兩連官兵也全部覆沒,壯烈殉國。從8月20日晨至8月22日,宋希濂第36師、王敬久第87師、孫元良第88師和夏楚中第98師的進攻均受阻。此時戰局陷入僵持,日軍龜縮據點一面負隅頑抗,一面等待援軍。中國軍隊竭盡全力仍不能有太大進展,部隊傷亡嚴重。8月23日拂曉,增援日軍先頭部隊在海空火力掩護下,在獅子林、川沙口、張華等方面登陸,戰況驟然吃緊。蔣介石聞訊,急忙命軍政部次長陳誠為第15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98師、第11師及剛到嘉定的第67師、第14師火速分赴各處抗擊敵人登陸。
眼見情況不妙,蔣介石深感有親自到前線督戰的必要,一來能鼓舞士氣,二來可以就地掌握第一手情況好作出相應部署。8月25日,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及顧祝同、陳誠等一幹高級將領,冒著瓢潑大雨從南京急匆匆趕到南翔,召集軍事會議。馮玉祥也冒雨從無錫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駐地趕來。會議先由各師逐一報告戰況,之後張治中匯總條陳,蔣介石最後發表講話:"綜觀近日之戰況,我軍傷亡奇重。戰爭固不能免於傷亡,然指揮失當,致使死亡猛增,犧牲殊無價值。我軍缺點在於攻擊實施之前,未能充分考慮,輕率從事,犧牲也就大。今後應悉心研究,當攻則攻,當避則避。"顯然蔣介石話中有話,一句"指揮失當"、"輕率從事"將責任推給了馮玉祥。馮儘管一肚子委屈和憤懣,卻也無可奈何。
會後,蔣介石對他不滿意的第三戰區進行了人事調整,實際上只是調了一個人,那就是馮玉祥,他被調到新成立的第六戰區去當司令長官去了。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由蔣介石本人兼任,顧祝同仍為副司令長官。蔣介石這麼做,有他的考慮:一是隨著戰事深入,雙方都在不斷增兵,規模還有繼續升級的勢頭,由自己親自擔任第三戰區長官,足以向外界説明他重視的程度;二是讓馮玉祥指揮並不是其手下的中央軍和各個雜牌軍組成的前線部隊,顯然不能得心應手,而第六戰區在北方,那裏多為馮的舊部,指揮起來比較容易。不過馮的確跟蔣合不來也是一個重要事實,馮玉祥不滿自己被閒置,老是發牢騷説怪話,也招惹了蔣介石的極大不痛快。據説白崇禧也對馮看不過眼,白當時擔任副總參謀長,往來京滬之間視察,見其每天不理前方戰事,只管"作詩罵人、不務正業、不幹正事",回來向蔣介石作了彙報,建議調走馮玉祥。馮與蔣的矛盾和隔閡自此進一步加深,抗戰勝利後,馮對蔣熱衷打內戰和鎮壓民眾的倒行逆施行為極為憤慨,公開反蔣,蔣介石下令開除馮玉祥的軍籍、黨籍和公職,兩人徹底決裂,這是後話。
(來源:新浪 作者:葛業文)
編輯: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