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迪拜發展模式為中國敲響警鐘

  時間:2009-12-08 09: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全球金融危機還未完結,迪拜債務危機又突然製造了新一波世界經濟震蕩。迪拜債務危機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經濟危機?是否會對中國産生不利影響?是否會動搖世界經濟剛剛回穩的基礎?一連串的疑問重新繃緊了世界的神經。為此,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日前召開“迪拜債務危機的原因及影響研討會”,會同多位專家學者集體把脈迪拜債務問題。

  對全球影響有限

  天津濱海新區綜合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楊志榮認為,迪拜債務危機不過是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場余震,它所引發的全球股市、匯率等的波動反映的是人們對全球金融危機驚魂未定。迪拜債務危機不同於美國次貸危機,它沒有龐大的規模,也沒有複雜的金融衍生工具可能産生的蝴蝶效應,而且背後的主導産業鏈是原油開採業,是富人遊戲。這種債務危機對窮人不會産生多大影響,因而對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也很有限。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在各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刺激下已經見底。

  但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長久認為,迪拜債務危機仍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衝擊。他指出,現在全球的金融市場還不穩定,風險仍存,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金融市場,特別是房地産市場和股市的動蕩。所以,迪拜債務危機産生的衝擊很可能大於實際影響,需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持續關注。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叢亞萍則分析,迪拜債務危機很可能對石油美元産生衝擊,而石油美元對美國而言又至關重要。所以,如果迪拜債務危機短時間內不能解決,那麼很有可能使石油價格産生波動,如果阿聯酋再因此減持美元資産,那麼則有可能産生進一步的連鎖反應,甚至還會影響中國在未來持有美元資産的政策,所以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