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經濟學家: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定調”

  時間:2009-12-08 08:52    來源:人民日報     
 
 

  幾位經濟學家第一時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談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當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同時,還要對第二年的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取得明顯成效、經濟回升向好,但國內外經濟環境仍然十分複雜之時,如何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聚焦一:積極財政政策重點更突出,群眾將享受更多財政陽光

  政策:要突出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援保障力度

  解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説,明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突出重點,就是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援保障力度,這也正是近年來公共財政的一貫目標和著力點。2009年,在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勢下,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支出安排7161.4億元,增加1205.9億元,增長20.2%;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安排7284.63億元,增長29.4%。

  在此基礎上,明年還要繼續增加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節能環保等方面和中小企業、居民消費、欠發達地區支援力度,支援重點領域改革。這意味著,廣大人民群眾將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準也將進一步提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重點用於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

  對此,賈康認為,財政政策的支援重點應加大對十大産業振興規劃中科技研發投資的支援力度,加大對新能源、節能汽車、醫藥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投資,形成新的投資熱點,引導和支援企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技術創新活動給予政策性導向的信貸支援和財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努力培育帶動新增長點。

  聚焦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退出”,信貸的增速將有所控制

  政策: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

  解讀:專家認為,這“四性”勾勒出了明年貨幣政策的輪廓。

  “‘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意味著貨幣政策的取向不變,這給市場吃了個‘定心丸’。”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説,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復蘇還存在不確定性,仍可能反覆,從國內環境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當前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拉動,要讓民間投資和消費需求真正煥發活力還需努力,因此,明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退出”。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