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所有減稅計劃正制定中 撬動消費成最大考慮

  時間:2010-01-08 09: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眾所盼望的減稅或將又一次迎來實質性調整。

  據消息人士透露,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訂包括個稅、部分商品消費稅改革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方案,稅收調整意願強烈。

  專家推測,繼去年為促進出口、刺激投資和出臺多項結構性減稅政策之後,今年有關各方將更加不遺餘力地啟動消費,但減稅著力點將出現較大轉向:

  一方面,在未觸及的領域繼續尋求以減稅為支點撬動消費的可能。在此政策意圖下,個人所得稅和部分消費品稅率的調整或在年內適時推出,同時,新一輪擴大農村消費市場進程中醞釀著更大的減稅舉動。

  另一方面,政策信號已非常明顯,即汽車、房地産等行業的稅收優惠力度收窄。

聚焦 1 個稅稅率或嘗試調整

  近日,“國稅總局確定2010年將實施所有減稅政策,包括繼續上調個稅起徵點、實施對9級個稅級距和級次的調整以增加工薪階層收入”的消息一經爆出,不可避免地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事實上,自2008年3月1日我國個稅免征額(也就是人們常説的起徵點)從1600元/月上調至2000元/月以來,要求調高個稅免征額的聲音便鮮有斷絕。

  有網民直截了當:“在金融危機的衝擊和水價、氣價、電價、油價、房價又漲聲一片的形勢下,提高個稅起徵點等藏富於民的減稅政策不能再拖了。”

  “收入是影響消費的首要因素。”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稅收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孫鋼説,居民收入水準提高了,消費能力才會得到增強。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研究員楊志勇對此表示認同:“減稅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做法,而提高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減除標準(免征額),可增加低收入群眾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

  不過,在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系主任曾康華看來,雖然提高個稅免征額對拉動消費肯定會有積極的作用,但要考慮整體每人平均消費水準等諸多複雜因素,有關部門對提高個稅免征額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因此,“今年提高個稅免征額的可能性仍不大。”

  事實上,很多人也已覺察到此次個稅改革不能只糾結于個稅免征額是否提高。

  “個稅改革非常複雜,難度很大。就目前而言,個稅在稅率表方面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今年很有可能在這方面進行嘗試。”孫鋼認為,大致方向可能是在維持高收入人群的稅負水準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納稅群體裏中低階層的稅負水準。

  楊志勇還提出,要注意中等收入階層與高收入階層在擴大消費中的積極作用。“中等收入與高收入階層在消費總額中所佔比例較大,促進消費效果更佳。”應減少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級次,降低最高稅率,“如將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定為30%,則將大幅度提高中高收入階層的可支配收入,促進相關的消費。”

  他進一步解釋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動穩定器;二是在相機抉擇中的作用。前者主要是借助於個人所得稅的累進稅制。現實中,個人所得稅在我國稅收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還較低,不到7%,“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個人所得稅制的自動穩定器作用的發揮。”從中長期來看,為了更好地發揮個人所得稅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提高個人所得稅在稅收收入中的地位。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