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時間:2009-12-11 14:06    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發〔2009〕4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華南、西南結合部,是我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與東盟開放合作、維護國家安全和西南邊疆穩定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廣西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由於歷史等特殊原因,廣西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為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也是革命老區、邊疆地區。既有北部灣沿海等發展條件好、潛力大的地區,又有大石山區等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既有豐富的礦産、旅遊、特色農業等資源,又有制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交通、能源、人才瓶頸;既有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的有利區位條件,又存在深化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當前,既有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又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有利於形成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促進西部大開發和東中西互動;有利於全面實施國家周邊外交戰略,深化我國與東盟戰略夥伴關係;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有利於克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化危為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優化産業結構,著力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水準,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突出民生問題,著力擴大對外開放和加強國際區域合作,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在西部地區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三)基本原則。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確保各族群眾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堅持改革開放、創新機制,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和全方位開放,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切實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又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長遠發展;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既要把握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堅持自力更生、國家支援,既要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要加大中央的支援力度。

  (四)戰略任務。

  ——打造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先進製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充分發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完善産業佈局,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構建特色鮮明、集群發展、協調配套、競爭力強的現代産業體系。

  ——構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加快建設並完善與東盟合作平臺,拓展合作領域,擴大合作範圍,創新合作機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發揮更大作用,增強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能力,提升經濟國際化水準,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依託沿海港口,進一步加強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設,構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通道,積極發展臨海現代産業,優化沿海經濟佈局,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形成我國沿海新的經濟增長極。

  ——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民族地區。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認真落實各項民族政策,珍惜和維護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的良好局面。

  (五)發展目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從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繼續保持廣西良好的發展勢頭。

  到2015年,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西部地區中等水準,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鄉居民收入水準顯著提高,社會保障體系基本覆蓋城鄉;特殊類型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人口持續減少;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明顯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

  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全國中等水準;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基本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資源節約、競爭力較強的現代産業體系;建成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更具吸引力的與東盟合作新高地;城鄉居民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趨於縮小;各民族群眾生活品質、健康水準、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八桂大地山青水秀、海碧天藍、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