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臺盟中央建議:引導臺灣優質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時間:2011-03-07 09:10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6日北京消息 記者6日獲悉,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中提案,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政策,積極引導臺灣電子資訊産業、汽車産業、生物醫藥産業、新能源和環保産業、現代農業及金融服務業等優勢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佈局。

  近些年來,隨著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臺資向中西部地區拓展的趨勢已日益明顯。臺盟中央認為,臺資西進對於促進中西部地區新興特色産業的培育和發展、助推中西部地區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具有獨特的作用,應加強引導,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臺盟中央建議有關部結合“十二五”規劃和臺資轉移的特點,在中西部重點地區和重點城市佈局一批産業平臺,並將中西部地區部分現有的省級涉臺專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産業園區。中央應加大對國家級産業園區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明確優惠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用地指標和規劃指標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並在項目引進過程中優先引導臺資向這些重點園區聚集。

  長期以來,融資困難一直是制約臺商在中西部投資的瓶頸。臺盟中央建議,應進一步引導臺資銀行及臺灣金融、保險、證券等機構到中西部的重點城市落戶,從而為臺資企業的發展提供更直接、通暢的融資平臺。同時創新銀行對臺資企業的貸款管理模式,支援開發對臺貸款産品,並針對優質臺資企業推出貸款延期、貼息等扶持政策。

  為打消臺灣在高新技術出口後對産業空虛化的擔憂,促進兩岸的共同發展,臺盟中央提出建立臺資增量資本回流機制的新思路。建議有關部門鬆綁部分政策,允許臺灣限制性高科技企業落戶中西部地區後産生的增量資本,在一定限額內自由流動。

  臺盟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中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環境、良好的産業基礎、廣闊的潛在市場,具備了承接臺資轉移的現實基礎。一旦解決了臺資轉移過程中面臨的開拓新興市場、適應市場變化和資源條件差異、投資環境尚待完善等現實問題,臺資西進的速度和品質都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記者 陳佳慧)

 
編輯: 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