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ECFA效應發威 已悄悄改變臺灣經濟氛圍與生態

  時間:2010-08-20 09:47    來源:台灣網     
 
 

  ECFA過關,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的支援者以行動劇來表達“共用和平紅利,擴大社會福利”的訴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8月1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立法院”通過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條文,雖然藍綠對ECFA至今仍各説各話,降稅清單也自2011年元月才生效;但不可否認的是,ECFA簽署,已悄悄改變了臺灣經濟的氛圍與生態。

  ECFA一簽,島內民營金融業一面炮轟政策管太多,一面繞路前進大陸。臺灣最大信用卡發行機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向臺當局“金管會”送件申請設立大陸分行,永豐金旗下的永豐金證券也一口氣與三家大陸券商簽了備忘錄,遠東銀行計劃與重慶銀行簽訂“合作意向書”,等待政策開放的態度很明顯。

  還有臺銀、合庫、兆豐、彰銀等公股行庫將與大陸銀行“策略聯盟”,臺企銀成立“大陸設點項目小組”,除了正式簽約外,什麼合作形式都有。儘管“大陸銀行參股條款”仍然凍結,大陸銀行赴臺只準設辦事處,但是,這樣也能到處合作,凸顯島內民間對ECFA“夢很大”。

  一位不具名的金控執行長説,金融服務業雖在ECFA早收清單,卻因法令未放行,感受不到實質效果,不過“這一場仗,誰也輸不起!”島內14家金控進軍大陸無一缺席。

  ECFA帶動的資金移轉,更讓臺灣股市結構悄悄改變。過去幾年,電子股隨便買也漲。而今年臺灣股市中全漲的只有大陸話題的傳産業者和二線的金融業。二線銀行股連申請設立大陸辦事處或分行都不夠格,憑什麼漲?資深會計師説,關鍵是ECFA的“綠色通道”,即使綠色通道還是空氣,摸不到看不著,股價“先行”,賺上一波再説。

  臺灣股市資金從電子轉向傳産,匯豐成功基金經理人龍湘瑛認為,臺灣經貿活動未來將與大陸高度連接,傳産族群與電子、金融在股市“三分天下”將成為常態,島內投資人要習慣。臺新投信總經理藍新仁更預期,後ECFA時代顛覆20年來電子股獨領風騷的局面,未來股市“百元俱樂部”勢必加入更多傳産股成員。

  臺股質變,法人也注意到了,過去電子産業的研究員“走路有風”,年薪動輒新台幣千萬元;現在最熱門的是傳統産業研究員,土洋券商都不惜重金挖角,資深傳産研究員頻傳天價跳槽,也是ECFA發威的影響。(台灣網 孫金誠)

 
編輯: 張蕾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