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産業振興初見成效 四大板塊三季報環比顯增

  時間:2009-10-16 09:17    來源:新華網綜合     
 
    觀察上市公司三季報發現,隨著宏觀經濟的進一步復蘇,上市公司業績也出現明顯的環比提升,政策刺激效應開始逐步體現

    編者按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曾在9月初表示,十大産業(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物流)振興規劃所涉及的165項目實施細則目前已經出臺66項,剩餘各項將力爭在年底前全部出臺。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回暖和復蘇,實屬難得,值得欣慰。不可否認,取得如此巨大成績的關鍵,是我國政府及時果敢出臺了包括十大産業振興規劃在內的一系列刺激經濟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觀察上市公司已經公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表發現,隨著宏觀經濟的進一步復蘇,上市公司業績也出現明顯的環比提升,政策刺激效應開始得到逐步體現。特別是與宏觀政策關聯度密切的受益行業,其中相關個股的業績或將出現大幅提升,而遭到機構資金的青睞。故本期繼續結合盤面的熱點,挑選了裝備製造、汽車行業、家電行業、農林牧漁四大行業,從政策扶持的角度,系列挖掘三季報業績投資機會。

    裝備製造

   具有政策扶持特殊優勢

    據證券日報報道 今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裝備製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裝備製造企業兼併重組和産品更新換代,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産業競爭力。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裝備製造業獲得政策扶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重點行業支援。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産品的技術水準,夯實産業發展基礎。基礎零部件是我國裝備製造業最為薄弱的環節之一,如風電軸承、齒輪箱,工程機械行業所需要的關鍵零部件:柴油發動機、橋箱、液壓系統、電子系統等均需要大量進口。基礎零部件成為了制約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因此基礎零部件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行業。

    此項政策對方圓支承、東力傳動等處於進口/外資替代進程中的零部件企業産生了實質性的利好支撐。同時,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科技等依賴於進口零部件的工程機械企業也從中直接受益。

    其次,稅收支援。我國曾對大型鑄鍛件實行增值稅先徵後返35%的政策,對數控機床實行增值稅先徵後返50%的政策。這兩條增值稅返還政策對機床等加工設備的需求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並且這種政策對整個行業的實際影響,現在開始出現逐步的體現。

    

  再次,資金支援。某些重大型的首臺套設備項目可能會獲得資金補貼或者稅收方面的優惠。華銳鑄鋼已經獲得風電重大裝備國産化擴大內需基建支出預算指標補貼6000萬元;華東數控將與德國希斯莊明公司合作製造三台造價高達1.78億元的先進機床,此類項目也屬於得到國家補貼的範疇。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