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手機漫遊費聽證會明日舉行 專家詳解調整方案

  時間:2008-01-21 13:3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降低行動電話國內漫遊通話費上限標準聽證會將於明日召開,日前,參與制定本次漫遊費聽證方案的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面對公眾對此次聽證即將討論的兩個漫遊通話費上限下調方案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

    降什麼

    《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國內漫遊通話費包括三種費用,即目前上限為0.4元每分鐘的本地通話費、目前上限為0.2元每分鐘漫遊接入費和可能發生的長途費。目前,國內長途通話費的上限為國0.07元每6秒。

    闞凱力舉例説明,比如一個手機從北京漫遊到上海,首先手機在上海通話,必然要佔用上海移動運營商的網路,會發生相應的成本,這個就是在當地的本地通話費;第二部分,是北京的手機到了上海之後,上海的移動運營商看到這個號碼不是自己的,而是北京的,他是否應該提供服務呢?這就需要向北京的移動運營商進行查詢。北京的移動運營商在查詢之後對上海進行回復,並通知上海方面可以提供服務。這是一個建立漫遊的過程,這一部分費用電信業內把它稱作手機漫遊費。第三部分,就是手機在外地往往還會發生長途電話費用,比如北京的手機到了上海之後,北京的朋友或者同事給這個手機打電話,這個時候就發生了長途電話的業務,也會有相應的長途通話費。

    據闞凱力介紹,此次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訊産業部委託研究機構提出的兩套降價方案,都將完全取消上述第二部分的費用,即建立漫遊費。同時,制定這兩套方案的項目組專家還一致認為,其他現行的,對漫遊狀態下的本地通話費與長途通話費的資費收取,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必須予以調整。

    怎麼降

    首先是第一部分的本地通話費。按照此前公佈的兩套方案中的方案二,其中所包含的本地通話費取消了後付費與預付費之間的區別,一律“就低不就高”,採取每分鐘0.4元作為上限標準。同時,在漫遊狀態下的本地通話費也引入了“單向收費”概念,所以漫遊狀態下接聽電話的本地通話費一律免收,而只有在主叫狀態下其上限標準才按每分鐘0.4元規定。

    其次是第三部分的長途通話費。闞凱力指出,漫遊狀態下的長途通話費現行標準不合理之處在於“就高不就低”。只要消費者不加撥IP前綴,或是處於接聽狀態,就按照最高標準收費,這是很不合理的,所以項目組專家盡可能地向IP電話標準靠攏,長途通話為每分鐘0.3元。也就是説,按照方案二,漫遊到異地的用戶不管與國內哪個地方用戶通話,主叫一律每分鐘0.7元(本地0.4元+長途0.3元);被叫一律每分鐘0.3元(長途0.3元)。

    聲音

    “還是降得不合理”

    對於目前已向公眾公開的兩套聽證方案,萬方諮詢總監付亮認為,“都不夠合理”。

    付亮認為,現行的漫遊費有四個可以降低的地方:第一,0.2元每分鐘的建立漫遊費應取消。第二,0.4元/分鐘遠高於0.2元/分鐘左右的本地實際通話費應降低。第三,漫遊時被叫大多時候只能接受在基本費用後附加的國內長途0.07元每6秒。第四,漫遊時主叫國內其他城市可以像打IP電話一樣收費。

    從目前公佈的兩個聽證方案來看,都取消了0.2元每分鐘的建立漫遊費,聽證方案二也通過套餐降低了本地實際通話費、漫遊時被叫通話費和漫遊時主叫費用。但是,付亮認為仍舊“看不到究竟降低在哪”,而且還出現了“主叫漫遊地當地電話”漲價的現象,終究還是不合理。

    “全部取消不可行”

    付亮認為,單取消目前上限0.2元每分鐘的建立漫遊費,即兩套討論方案中的方案一,運營商方面可以接受,但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不滿意。取消 0.6元每分鐘的“本地通話費+漫遊接入費”,消費者會覺得降得太少,而運營商也會因為手機在漫遊時呼叫本地電話資費變成了零而不接受,且該資費已遠低於本地電話之間呼叫時主叫資費。同時,固網運營商也不會接受,因為這樣一來電話用戶都被外地移動運營商搶走。而取消漫遊時發生的所有費用,就等於要求一切免費,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實際的。
 
編輯: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