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TD終端集採啟動確保奧運商用主推中高端機

  時間:2008-01-14 15:17    來源:中國電子報     
 
 
  在目前TD-SCDMA終端採購的初期階段,穩定性、數據業務開展的實用性是中標與否的關鍵,市場上屢試不爽的低價策略將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

    2007年12月中旬,在業界的千呼萬喚之中,中國移動TD-SCDMA終端首批較大規模集中採購終於啟動,採購規模為3萬部TD-SCDMA手機和1萬部TD-SCDMA數據卡。雖然總計4萬部的採購量讓此前首批集採量高達200萬部的令人興奮的預測落空,但是這畢竟邁出了走向商用的關鍵一步。僅過了不到一個月,業界關於哪家企業中標便傳言四起。其實,相對於關心哪家企業最終中標來説,普通消費者更關心的是今年奧運會時能不能用上TD-SCDMA手機?能夠帶來多種新應用的TD-SCDMA手機是否在價格上高不可攀?

    TD手機服務奧運無懸念

    此前,業界對於TD-SCDMA終端首批較大規模集採遲遲沒有開始多有擔心,有專家也認為這將有可能影響到TD-SCDMA終端服務奧運。不過,中國移動此次招標開始以後,業內終端、晶片企業以及分析師對於TD-SCDMA終端服務奧運普遍持樂觀態度。

    由於與中國移動簽署了保密協議,參與此次競標的終端企業出言相對謹慎。不過,在TD-SCDMA終端服務奧運這一點上終端企業較有信心。“中國移動開始終端集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經過實驗室測試、外場測試和入網測試之後才能進入終端集採階段。在實際網路上進行較大規模的業務應用測試對於TD-SCDMA網路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華立集團副總裁吳國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此次集採的意義,他透露説,“按照目前的進度,TD-SCDMA手機服務奧運沒有問題,公司專門為奧運會開發了支援手機電視等功能的終端。目前公司的兩款TD-SCDMA終端正在等待泰爾實驗室的檢測,近期有望獲得入網許可證。終端企業在産能方面不存在問題,可以滿足中國移動的需求。”

    中興通訊公司TD終端産品總經理羅忠生一方面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關於終端集採的細節不便透露,另一方面認為“既然存在服務奧運的任務就一定會想辦法趕上,我們會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事情”。

    對於中國移動首批 TD-SCDMA終端集採多次推遲的説法,T3G公司業務拓展總監牟立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中國移動肯定是在按照計劃來做,4萬部只是首批集採而已,後面肯定還有更大規模的集採。TD-SCDMA終端開始集採意味著擴大規模網路應用試驗已經進入優化階段,從測試角度來講,4萬部這個量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了。他説:“目前已經到了TD-SCDMA商用的最前夜了。據我所知,奧運會是中國移動實現TD-SCDMA商用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

    雖然iSuppli和賽迪顧問等分析機構紛紛調低了對今年TD-SCDMA終端採購量的預測,例如,賽迪顧問將預測值由800萬部大幅降低為200萬部,iSuppli也將集採量預測下調為400萬部,但是其對於TD-SCDMA終端服務奧運都持積極態度。

    iSuppli公司行業分析師王陽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TD-SCDMA終端肯定趕得上服務奧運。今年1月TD-SCDMA終端廠商開始進行生産,2月開始供貨,3、4月進行功能測試,4月將進行大規模的集採。到8月TD-SCDMA終端大規模商用肯定會實現,估計奧運會之前至少將有200萬部的量。賽迪顧問通信産業分析師蔣利峰則認為,TD-SCDMA終端首批較大規模集採的象徵意義和實際意義都很大。肯定可以在奧運期間為奧運城市提供 TD-SCDMA服務,但是如果要在奧運會期間為全國100個左右的大中城市提供服務則有問題。

    性能穩定是中標“殺手锏”

    此次終端集採招標為公開競爭性招標,中國移動對廠商投標資格作出的規定包括:積極支援TD-SCDMA産業的發展,積極投身參與TD-SCDMA終端技術研究開發,有一定的TD-SCDMA終端生産、供貨和售後服務等能力;投標産品能夠獲得資訊産業部頒發的關於TD-SCDMA終端産品的進網許可證或相關進網許可批文;具備終端生産、經營資格的終端生産廠商或終端生産廠商唯一指定代理商;簽署相關保密承諾。

    從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資訊産業部頒發的進網許可證和國家發改委頒發的生産許可證應為競標的先決條件。TD-SCDMA技術論壇秘書長王靜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解釋説:“入網許可證從功能和性能方面對TD終端進行把關,國家發改委的生産許可證則綜合考慮終端企業各個方面的資質。不管怎樣招標,TD-SCDMA手機必須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達到要求,必須要有入網許可。如果想要參加入網許可測試,應該先取得國家發改委的生産許可證。”

    在滿足上述硬性條件的同時,什麼是企業能夠中標的關鍵呢?這一次,在市場上屢試不爽的低價策略將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

    蔣利峰認為,對TD-SCDMA終端企業來説,現在最重要的是考慮産品和中國移動要求的匹配性,如果達到中國移動的嚴格要求自然沒有問題。穩定性、數據業務開展的實用性是中標與否的關鍵,相比之下價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牟立進一步解釋説:“價格對於市場來講永遠都是壓力。不過在不同的階段,大家的關注點不同。在目前TD-SCDMA終端採購的初期階段,主要的關注點不在價格而是在終端穩定性方面。目前,晶片供應商的供貨價格不會給終端廠商帶來壓力。當然,如何降低成本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也是産業鏈不同廠商共同致力解決的問題。”

    首批終端價格1500元以上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僅以相同或者略高於2G手機的價格獲得TD-SCDMA服務將有助於TD-SCDMA的快速推廣應用。與第一代模擬通信終端和第二代GSM終端引入之初動輒上萬元的售價相比,TD-SCDMA手機的價格將顯得更加平易近人。不過,出於運營策略的考慮以及採購量較小的實際情況,初期TD-SCDMA手機採購將以中高端為主。

    王陽認為,1500元-2500元的TD-SCDMA手機可以被認為是中端機,2500元以上的 TD-SCDMA手機被認為是高端機,其區別主要在於螢幕的大小和多媒體功能的強弱。王陽對於為什麼初期TD-SCDMA手機將以中高端為主有自己的見解。他説:“目前大家比較看好中高端TD-SCDMA手機,不希望TD-SCDMA手機一齣來就殺價。希望給大家一種3G手機是高端手機的感覺,宣傳的賣點也是新技術和高端應用。運營商定制初期不會推低端TD-SCDMA手機。此外,目前晶片廠商感覺到的價格壓力不大,只要産品穩定,跑3G應用效果比較好就可以,終端廠商對價格不是很敏感,因為都是運營商在集採,集採量也比較小。”

    雖然沒有給出中端機和高端機具體的價格區間,但是蔣利峰也認為,此次集採將是中端和高端手機。


    中國TD産業化四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7年3月—5月,進行基礎設備招標,目前已經完成。

    第二階段是2007年5月—9月,進行基礎設備安裝、網路建設以及終端互操作性測試和現場試用,中國移動在6月19日-7月4日之間已經進行了外場測試,中國網通8月-9月期間也在青島進行了外場測試。

    第三階段是 2007年 10月— 11月,進行網路優化、RITT測試。

    第四階段是2007年12月-2008年第一季度,包括手機終端招標、完成10城市TD-SCDMA網路的升級和優化以及部分手機終端交付運營商,關鍵是提升 TD-SCDMA手機終端産品的出貨量。

    資本市場青睞TD-SCDMA

    2007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和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在北京簽署了股權合作意向協議。根據這一協議,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投入15億元入股大唐電信科技産業集團旗下大唐行動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14日,德意志銀行亞洲區副董事長、董事總經理曹勖中在“首屆中韓TD-SCDMA高峰論壇”演講中表示,德意志銀行對TD-SCDMA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分析,分析結果顯示以前國際市場對TD-SCDMA不樂觀的態度現在已經改變。眾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表現出對TD-SCDMA的濃厚興趣。

    2008年1月3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在大唐電信科技産業控股有限公司的揭牌儀式上宣佈,國投公司將對電信科研院持有的大唐控股公司進行額度為50億元的戰略投資,從而獲得其35%的股權。此舉標誌著大唐控股公司正式進入實質運轉階段。
 
編輯: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